第四章 34(2)、35(1)(2 / 2)

四年大學畢業後,他們本來都有能力考研究生的,至少考本校的碩士研究生是十拿九穩的。但兩人都放棄了考研,都想早點參加工作,好減輕家裏的負擔。憑著兩人優秀的學習成績和良好的個人素質,張小華被上海一家著名的律師事務所聘用,陳紅衛則留校當了一名教師。

半年後,陳紅衛在學校有一次分房機會,房子雖不大,隻有60多平方米,但兩室一廳,有廚房有衛生間,對住慣了簡陋的集體宿舍的單身族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校方有個條件,必須是新結婚無房的,而且配偶的戶口必須是上海戶口。陳紅衛高興地把這消息告訴張小華,試探地問,我們能不能把結婚證領了,將房子分到手再說。張小華也感到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不能錯過,但馬上去領結婚證總感到太突然了點,考慮到父親曾反對過他們的婚事,感到還是要做通父親的思想工作才好。於是,她對陳紅衛說,婚姻大事是一輩子的大事,讓我回家一趟,征得父親同意為好。可不巧這段時間張小華正接手一樁很複雜的官司,一時難以脫身回家。陳紅衛對這事感到也不易操之過急,兩人的婚姻大事有一方父母不同意總是不太完美。就想等張小華回家做通父親工作再說。可學校卻不想等,一次次地催問陳紅衛,見他並不著急,就下了“最後通牒”,如元旦之前拿不出結婚證明,這套住房將分給別的教師。

陳紅衛這下急了,大後天就是元旦,如果明後兩天和張小華領不到結婚證,那這套房子就會與他擦肩而過,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要等下一批分房,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而且從目前分房改革的發展趨勢看,今後福利分房的比例將越來越小,最後必將轉向個人買房。寸土寸金的上海,想依靠自己有限的工資收入買房,談何容易!

陳紅衛馬上打電話給張小華,張小華告訴他,今明兩天實在太忙,肯定不行,隻能等後天了。這樣,張小會回家征求父親的意見也不可能了,她隻能打電話了。前幾年不像現在,很多個人都有手機,有什麼事,即使在天南海北,一撥就通,那時的家庭電話還不普及,隻是單位有電話。張小華家裏也沒電話,她打到父親所在的鶴塘中心小學一問,說父親到蘇州開會去了,問接電話的人是否知道父親開會的具體地點,卻不知道,隻說,明天晚上才能回來。張小華就告訴接電話的人轉告父親,明晚9點鍾等她的電話。可第二天晚上張小華準時打過去,接電話的人說,會議臨時延長了半天,你父親今天晚上不回來了,明天上午才能回來,讓她明天上午10點半後再打電話來。可張小華到10點半打電話過去,父親還沒回來,估計下午才能到學校。

張小華打電話把這事告訴陳紅衛,陳紅衛說,實在打電話找不到你父親,幹脆我們今天下午去領了結婚證再說,反正我們現在又不辦婚禮,等做通你父親工作後再辦婚禮也不晚,如果今天辦不好結婚證,那我們的房子要泡湯了。張小華急得沒法,想想這樣重要的人生大事事前不告訴父親總是不好,就又給父親的學校掛了個電話,讓接電話的人轉告她父親,我和陳紅衛今天下午5點在徐彙區政府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辦結婚證,讓他回來後有什麼事想法直接打電話打到徐彙區民政局,如果5點鍾接不到他電話,我們去辦了。

張保根是下午一點鍾到學校的,當聽到接電話的人轉告他女兒下午要與陳紅衛領結婚證的事,臉一下子白了。他顧不上說什麼,馬上趕往鎮公共汽車站,不巧的是最後一班直達上海的車剛開走15分鍾,因此,隻有先坐車到太倉城區,再坐車到上海,畢竟太倉城區到上海的車多一些。張保根坐車到太倉西門長途汽車站,因為今天是一年的最後一天,車站裏擠滿了回家過元旦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