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4(2)、25(1 / 2)

第二項內容是發高考誌願表,讓家長帶回去和自己的孩子商量,一星期內填好誌願表。家長們領到高考誌願表後,就迫不及待地在底下嘩啦嘩啦地翻起來,弄得上麵的老師無法講下去。

後來主持會議的老師反複講安靜安靜,你們不聽我們講清楚,填誌願要走彎路的。家長們這才慢慢安靜下來。老師說,這麼一本高考誌願表回去後有你們看的時間,填誌願是高考前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填得好,填得有技巧,才能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考上最理想的學校;填得不好,即使考得好,也可能與你們想上的學校擦肩而過。我提醒你們,回去後一定要和你們子女一起認真看,你們不要包辦代替,要和你們的孩子統一思想,既要根據孩子目前的實際水平填,也要考慮到他們的興趣愛好,還有一、二、三誌願之間要拉開分數檔次。具體怎麼填,還要多聽聽班主任老師的意見,但隻能作參考,最後怎麼填,還要你們自己定。

保根回家後,把高考誌願表看了半夜。因為小華考的是文科,雖然高考誌願參考資料中,文科的學校不少,但仔細分析,真正適合小華的並不是很多。保根希望小華填全國一流的文科大學,如北大,但小華感到沒有絕對的把握,好大學都是第一誌願錄取的,萬一考砸了,第一誌願錄取不了,可能第二誌願都錄取不了,隻能錄取很差的學校,所以寧願報得稍保守點,那麼第一誌願就很有錄取的希望。後來保根希望小華考複旦或南大的中文係,但小華卻想報華東師範大學的法律係。保根知道,小華想報師範類大學是想盡量減輕家裏的負擔,師範類大學除了免交學雜費外,夥食費也是學校提供的,而綜合類大學的不少費用是要自理的;還有,這所大學在上海,離家隻有50多公裏,上學回家也可省些車旅費。

最後,保根還是尊重了女兒的選擇,第一誌願報了華東師範大學,第二誌願報了蘇州大學,第三誌願報了常熟師專。

高考前一個星期,學校放假讓學生回家複習,本來保根讓小華還是在學校複習,但學校這幾天食堂關門,所以小華隻得回家。誰知7月5日那天晚上10點半,保根母親來到樓上敲開保根的門,對保根說,你去看看小華,還像在發燒。保根趕緊來到樓下母親的房間,看到小華臉紅紅的,伸手一摸,額頭上真的很燙。保根問小華感覺怎麼樣?小華說,不要緊的,就是有點頭暈。保根知道小華很懂事,平時傷風感冒一般都不吃藥,挺挺就過去了,可這次可不能麻痹,萬一高燒不退,要影響高考的。保根想馬上把她送到鎮衛生院,小華堅持不去,說在家裏找點退燒藥吃吃就行了。但保根還是決定先請村裏的赤腳醫生來看一下。村裏赤腳醫生就在保根家東邊的生產隊,他來後很負責任地為小華量了體溫,用聽診器聽了心肺,說問題不是太大,配了藥,關照服藥後注意觀察,如果不退燒要送鎮衛生院或縣醫院,否則要耽誤高考的。

保根讓小華服了藥後,還是不放心地守在床邊,過一會兒摸一下小華的額頭,直到12點半,看到小華的額頭上冒出了汗水,終於退了燒,又讓她喝了一杯溫開水,才上樓睡去。第二天,小華沒有發燒,但身上感到無力疲軟,保根讓她不要複習了,下午就騎車把她送回了學校。

7月7、8、9日三天是高考的日子,因為小華住校,考區就在本校,使保根省了像很多城裏家長要護送考生進考場的麻煩,但這三天對保根來說,真比過了三年還長,他一是擔心小華會不會發燒,盡管已讓她繼續服藥,總還是不放心,還有就是考試時會不會出意外,雖然知道小華是個非常細心的孩子,但真刀真槍高考畢竟是第一次,怎麼能使保根放心呢?

終於捱到了9日中午,保根知道小華的最後一門課考完了,連午飯也顧不上吃,就早早騎車趕到了縣中,看到女兒一切正常,才略微放下了一些心。保根問小華考得怎麼樣?小華說,不是太理想,但還過得去。

到公布成績,小華考了個全年級文科第二名,雖然與第一名隻差了兩分,但小華感到不是太高興,保根想,如是不是小華臨考前發燒,這第一名應當是小華的,但這已經考得很不錯了。

高考錄取通知單很快就到了,小華如願以償地被華東師範大學法律係錄取,而且超過了該校錄取分數線25分。

25 莉莉勒索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