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程度那麼高,你就不怕遇上至高神國的那種電磁幹擾癱瘓掉飛船嗎?”

“你看,在奧拉芬星的時候,至高神國也沒有癱瘓聯邦所有戰艦吧?被癱瘓的隻有那些無人艦。雖說幹擾原理目前還不明,不過無人艦癱瘓的原因還是被我們找到,就是因為我們在無人艦使用上的安全方案被敵人當成漏洞使用了。”

“安全方案被至高神國利用了?”丁乙驚訝道,喬伊一說,他便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他曾專門了解過這個時代無人兵器的動用方式,因為他對這方麵很有興趣,畢竟框一下全部A上去的戰術確實很簡單方便,這自然也使得大家的戰術不是很多,戰場上主要還是比拚裝備性能以及數量,這種打法對於失去了超級士兵時期記憶的丁乙來說,當然會產生一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這個時代的無人兵器,就AI智能水平來看,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智慧型全自律兵器,這種水平的無人兵器,就是俗稱的聰慧型人工智能機器,人類對其下達指令後,執行任務中途不管出現任何特殊情況,它們都能自行做出判斷,然後自行處理,完全不需要人類再進行幹涉,這類機器數量占比極少,戰鬥火花這樣的頂級AI能算進這一大類當中;

而另一大類,是為防止這些智能機器出現失控狀況,機器隻具備簡易思考能力或者完全不具備思考能力隻是按預定程序運行,出現任何突發情況,都需要人類人為調整才能繼續工作,否則要麼陷入邏輯混亂導致死機,或者死板的繼續著之前的工作導致更大損害出現,這個時代的無人機器絕大多數屬於第二大類。

尤其是軍用裝備,更是大量使用第二大類智能技術裝備,這是因為軍用裝備殺傷力過強,必須需要人類來做為最後的安全閥,因此軍事智能機器大多都不具備獨立思維能力,不管硬件上還是軟件上,人類都對此設下了限製。因此不論是無人戰鬥機,還是戰鬥機器人,甚至是無人戰艦,都離不開人類指揮官的管製,這些設備一旦脫離了人類指揮官的管製,就會自動鎖死各係統。

當然,因為這樣的設計也容易被人鑽空子,切斷管製人員與無人兵器間的聯係就能讓那些無人兵器暫時變成廢鐵,各國軍方自然也有所應對,各種保持通訊通暢的技術手段一直是軍方技術研究項目表上重點,理論上來講,聯邦的機器人控製技術就算是技術最先進的光輝帝國也無法完全幹擾與破解。

但至高神國做到了這一點,這才使得聯邦數量龐大的無人兵器一時間被迫失去作用。解決這種因為幹擾導致無人兵器鎖死出現的癱瘓情況也好辦,那就是提高無人兵器的智慧等級,讓它們在與上級管製層失去聯絡後,能自己思考並處理問題,也就是讓那些無人兵器全部變成真正的自律兵器,而非現在的遙控兵器。

但是人類終究是有顧慮的,從舊地球的廢墟中,他們找到的不隻有科技,還有過去的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恐懼,盡管聯邦的人工智能一千多年以來從未出過大問題,但要全麵開放人工智能,提升軍事裝備的自律性,這對於聯邦政府來說依舊困難重重,到目前為止,也隻有少數精銳才會使用高智能無人部隊。

丁乙是知道這種事的,但看喬伊的模樣,也許聯邦高層迫於戰爭的壓力,終於逐步放開了對人工智能的管控?

“你們終於不怕AI造反了?”丁乙問道。

“早在這件事之前,聯邦在事實上就已經有不少地方在使用高級思考型人工智能了,軍方反而是最後放開的,這次奧拉芬事件,成為了轉折點,最高議會如果不想把大量年輕人派上那些脆弱的護航艦當成炮灰一樣快速消耗掉,就必須做出一些妥協。護航艦的戰鬥力有限,卻也是不可或缺的艦種,因此這類消耗品一樣的艦種總是需要的,但如果用人操縱它們,對人力資源就是一種不必要的損耗,人員船員操縱大型戰艦就行了,那樣就算今後會出現AI反叛之類文學作品中才會出現的情況,控製著大型主力艦的人類也能比較輕鬆的鎮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