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超空間通道出現在戰場四周,一艘接一艘的聯盟戰艦來到這個星係,聯盟新一波增援艦隊也抵達了戰場。
這個星係畢竟還是在奇亞聯盟的邊境上,距離他們的領地並不算遠,聯盟自然能隨時獲得增援,唯一不同之處,就是隻是趕來支援的艦隊自身戰鬥力不盡相同。
更多的聯盟主力艦趕到了這裏,這裏是他們的地盤。
超過二十艘聯盟主力艦參與戰鬥,十倍甚至數十倍於這個數字的巡航艦也跟著出現,奇亞聯盟在這個星係的兵力超過了千艘戰艦。
盡管不知道奇亞聯盟是怎麼調派出如此數量的大艦隊過來,畢竟之前的分析是聯盟某個家族想要吃獨食才隻動用他們的嫡係部隊來完成某項任務,但現在這個數量的戰艦,不是聯盟哪一個家族能輕易派出來的,這勢必是聯盟政府派出的支援艦隊。
人類的武器終歸還是能對龐隆人的戰艦造成破壞,這種數量下的人類艦隊,不是一艘龐隆人戰艦能對付得了的,或許它能摧毀人類艦隊中相當數量的戰艦,但最終也會被人類完全摧毀。
龐隆人雖然是石頭腦袋石頭人,但不是沒有智慧的生命體,它們不會鑽牛角尖一樣在這裏以少對多和人類死拚一場把自己搭進去,它們隻是來營救同族的。
龐隆人的戰艦進行了一次短距離超空間跳躍,直接跨過它們一、兩分鍾就能飛完的距離,跳到了那個殘體前方,開始回收殘體。
龐隆人也知道不能將自己的技術設備留給別人,所以它們不隻是要把殘體上的同族帶走,那塊戰艦殘餘部位它們也要一起帶走,剩餘的殘體部分是能被裝進它們艦內的,盡管還不清楚龐隆人是如何將殘體收納到艦內的——因為根據情報和觀察,龐隆人艦內似乎並沒有如此巨大的倉庫。
殘體早已失去航行移動的能力,隻能靠友艦的牽製束將它們拖入倉庫,就算是無重力環境下,龐隆人的戰艦想要將一個質量約為自己五分之一的物體移入倉庫,自然也需要一點時間。
這個時間,就是它們與人類艦隊激戰的時間。聯盟的指揮官們又怎麼可能看不出對方是想接了人就跑呢?能不能在對方逃跑前就癱瘓甚至擊毀方塊,這就得看他們的本事了。
但對人類一方來說,比較麻煩的事,是來援的聯盟艦隊因為跳出點不同,位置比較分散,很難讓這些艦隊發揮出集中火力來打擊龐隆人的戰艦,短時間內能夠得到龐隆人戰艦的,依然隻有最早出現的那支聯盟艦隊。
聯盟認為未來光束武器才是發展的方向,因此他們最先進的主力艦,就和光輝帝國一樣,早早的就廢棄了動能武器,全部換上了光束武器。結果現在就和當初的光輝帝國一樣,主力艦的主要武器形同虛設,無法突破異族戰艦的防禦力場的主炮,連燒火棍都不如。
奇亞聯盟的高級指揮官們可沒有帝國軍人那種敢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氣概,聯盟的主力艦是貴重資產,高級軍官也是重要人物,他們輕易做不出那種決絕的舉動。因此聯盟的主力艦隻能繼續之前的戰術,使用光束炮來迫使異族戰艦繼續開啟幹擾力場,再以巡航艦群的電磁炮轟擊對方。
密集的高能光束,不受任何阻礙的擊中異族星艦裝甲,在看似光滑的裝甲表麵,融出一個個淺坑——龐隆人沒有啟動幹擾力場。
狀態完好的龐隆人戰艦,麵對輸出功率並不算太大的人類光束武器,選擇了以裝甲硬抗的方式,來保證自己的還擊火力輸出,但它們依舊保持開啟抑製力場,令人類威力更大的各類核反應導彈失去作用,它們已經從同族那裏了解到了人類的武器情報。
而它們的還擊,高功率等離子光束輕易就將一艘艘聯盟巡航艦直接蒸發掉。這個時候龐隆人也是全功率開火,沒有任何留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