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命令,各艦就主動計算來襲光速彈速,逆向推算出異族隱形星艦所在位置,然後以一次艦隊漂亮的艦隊齊射,以超級激光器、電磁炮密集覆蓋了異族星艦可能躲藏的位置。
一團明亮的閃光出現在先導艦隊密集炮擊過的區域,一艘異族星艦在那種其實算不得太過密集的齊射下,被連續命中多發瞬間爆炸,也隻能是它運氣太糟。
低估了人類正規主力艦防禦力而以幾艘星艦伏擊的異族人,麵對人類大艦隊的還擊,瞬間就損失掉一艘星艦,異族人明顯也有些傻眼,在第一次開火後,沒有了接下來的攻擊——當然也有可能它們在發現己方不可能威脅到這支人類大艦隊後放棄了攻擊。
不管異族人怎麼想的,聯邦先導艦隊還是按著遇襲應對流程,對著光束來襲位置區域持續射擊了三分鍾,直到沒有新的戰果,異族星艦也未繼續開火後才停下炮擊。
二十四艘護航艦分成八組,向艦隊四周散開,他們將按“雷霆號”給出的方案,對周圍太空進行搜索,保證異族星艦不能再威脅到艦隊。
同時,超空間通訊信號也在先導艦隊遇敵後,傳到幾十光年外的星域,報告了艦隊的情況。
這個時間段中,“雷霆號”回到了尤魯爾星上空,借助軍情局特遣隊運送樣本上來的那架穿梭機,將“雷霆號”搭載的地麵作戰裝備運送了部分下去,並通知了他們援軍抵達的消息。
因為擔心異族艦隊的伏擊,軍方對地麵上的支援,隻怕得等到他們對整個星係進行一次比較全麵的排查後,或者整個支援艦隊主力全部抵達後,才會開始了。
但地麵上的人類殖民者們不一定能等到那個時候,所以為了優先保住殖民地首府那近萬名殖民者,人手不足的特遣隊獲得了“雷霆號”的補給,不隻是武器彈藥,還有更多數量的戰鬥機器人和重型裝備。
此時,地麵上的異族軍隊並沒有因為己方艦隊伏擊人類艦隊失敗而放棄進攻——也有可能它們並不知道己方艦隊行動失敗的消息,甚至可能它們都還不知道人類援軍已至——其他地區的戰鬥,特遣隊並不清楚,就算知道了,也沒辦法同時支援那麼多地方的戰鬥,他們隻能選擇避難人數最多的殖民地首府定居點進行支援。
“雷霆號”能夠提供給他們的作戰兵器數量不多,畢竟“雷霆號”自身也隻是一艘才三百米長的輕型護航艦,除去艦上眾多武器,功能設備,不可能給他們留出太多存儲地麵戰鬥裝備的空間。
想要同時對全球所有人類定居點展開地麵支援的,隻可能是像“海神號”那種超級攻擊母艦的搭載量才辦得到。
殖民地地麵太空港外的街道上,倒滿了胡狼人的屍體,期間偶爾還能看到幾具灰狼人的屍體夾雜其中,殖民地議長湯普森事先的安排在這個關鍵時刻起到作用,異族軍隊數次進攻這個有著厚厚高牆保護的太空港,都遭受了失敗,就連戰鬥力強大的灰狼人,在麵對人類大口徑機槍的密集掃射時,都出現了更多傷亡。
人類所有殖民地,除了那種從一開始就是聯邦政府官方組織的大規模殖民行動外,第一個完成建造的基礎設施,不是殖民者的居所,也不是工廠,而是地麵太空港。
這些大多由殖民船拆解後組裝而成的太空港,自帶居所、倉庫、基礎工業設備、基礎農業設施,還能用飛船外殼建造一圈圍牆,保護初期脆弱的殖民地,然後殖民者們就將以太空港為中心,向外輻射擴大建設殖民地,到最後,第一座太空港就會慢慢消失,被其他地方更大更好的新太空港所取代,自身會被拆除,空出的地帶將由其他城市設施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