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知道尤魯爾星係內還有沒有另一艘異族星艦,不然我們本可以完全占領這艘飛船,慢慢研究它。”知道自己四個人要在短時間內對這艘長八百米,寬一千四百米的異族星艦進行全麵調查,期間可能還需要麵對與船員之間的激烈戰鬥,最後還要考慮撤離時是否會遭遇另一艘異族星艦的阻攔,任務時間和戰鬥危險同時存在,壓力可想而知——他們本就很少執行這種危險程度極高的任務。

“不一定要對整艘船進行全麵調查,調查也是有優先級別之分的。”丁乙一邊帶著那隊戰鬥機器人向其他艙室走去,一邊說道,“除了收集一些樣本,我們要調查的地方也就是飛船的控製中心和引擎區,隻要能在這兩個地方找到重要資料,我們就能自行判斷現場情況,自己決定任務是否繼續,所以我們趕緊把這兩個地方跑完,然後就撤吧。大家沒必要一直待在這艘船上,既然已經遭遇了異族文明,就不可能隻碰上這一次。”

異族星艦受創確實很嚴重,丁乙在前往疑為飛船控製中心所在區域時,一路上所見到,到處都能看到被“雷霆號”電磁炮洞穿的破損處,照明全無,就連管線火花都看不到多少,感覺這艘星艦已經完全失去所有動力,就像是一艘幽靈船一樣冰冷、孤寂的漂浮在太空當中。

明明是飛船控製中心所在核心區域,但丁乙就算是走到那控製中心外麵,都沒見到一具異族屍體,就更別說活著的異族人了,這讓他懷疑對方是不是在飛船被“雷霆號”重傷後,全體船員就棄船逃生了?

但棄船逃生連具屍體都不留下,丁乙就不知道這是異族的風俗習慣,還是說船上確實沒有出現多少傷亡。

“希望這艘船已經被拋棄了吧?”安撫了一下自己緊張的心情,丁乙盯著那些已經將飛船控製中心大門圍了個水泄不通的戰鬥機器人,對它們下令開門。

異族人的星艦艙門是旋轉式開啟,就像是在一根鐵管上開了兩個洞,關閉的時候將洞轉到牆內就行,如果沒有動力,這樣的艙門將很難開啟,但這樣的艙門是否結實依舊得看使用的材質,而異族星艦全艦上下都使用的是同一種能快速塑形,相當耐高溫的材質,在麵對動能武器暴力拆解的時候,並不會比船殼結實多少。

那些戰鬥機器人連一分鍾都沒用到,就用電磁槍在艙門上開了個能讓機器人都能通過的大洞,然後幾十台戰鬥機器人魚貫而入,衝進飛船的控製中心。

丁乙在外麵等了一小會兒,收到了機器人傳回的視頻,控製中心內同樣空無一人不說,就連那些飛船的控製平台也

是破爛不堪的模樣,看那些融化後又重新凝固起來的模樣,明顯就是船員們在撤離這裏的同時,摧毀了控製平台,以免飛船上的機密落入人類手中。

聯想到這艘飛船到現在都還沒有被尤魯爾星重力拉扯下地麵,艦內還存在有人工重力環境,丁乙招呼了一下那些戰鬥機器人後,立刻向飛船後方跑去。

飛船動力並沒有完全失去,人工重力環境也沒有消失,這隻能證明飛船的動力艙還沒有受到嚴重損壞,還有能源供應船內部分設備運轉,但船員們為了不讓飛船落入人類之手,連飛船的控製中心內控製平台都全部破壞了,雖然還不清楚它們為何不幹脆自爆飛船,但如果船上還有異族人存在的話,與引擎連接在一起的動力艙,就會是它們下一個目標。

丁乙手下的三名隊員,已經完成了樣本收集,前往了飛船動力艙段。

他擔心的是,他的隊員們會不會撞上那些異族船員,會不會沒能趕上阻止對方破壞飛船動力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