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5
七艘巡航艦,每一艘都被配屬了八艘護航艦,組成七個小編製戰鬥大隊,以噬星為中心,攜帶從“海神號”上授權轉移的行星殺手,對噬星本體異形攻擊,而“海神號”自己,則會趁噬星被這些戰鬥大隊轉移注意力後,使用它的超重型磁軌炮,裝填行星殺手直接射擊噬星頭部,在其頭部內部引爆那些炸彈——不求一擊斃命,隻求能重創噬星。
軍事指揮上,喬伊不便直接插手,她不是軍人,隻能在技術層麵上提供協助和指導。因此當康斯坦丁中將製定了作戰計劃,而喬伊在技術上又沒有其他意見阻止或改進,這個作戰計劃就會馬上被執行下去。
七個戰鬥大隊分散開,與噬星保持著十萬公裏的案例距離並包圍對方後,對噬星進行了導彈齊射——巡航艦的磁軌炮火力對噬星這種天體級怪物來說威力還是差了些,想達到轉移對方注意力的目的,就需要足夠多的數量才能造成所需效果,但這裏隻有七艘巡航艦,因此才會使用巡航艦都裝不了幾發的行星殺手做為攻擊手段。
二十八輪明亮的光團在噬星體表外殼上亮起,因為巡航艦上搭載的都是二型的聚變彈頭行星殺手,而不是威力更強,但保存條件比較苛刻,成本也更加昂貴的反物質彈頭,這些成本更加低廉的1000兆當量核彈頭如果不是在行星內部引爆,而是在行星表麵引爆的話,威力也摧毀一些小行星,大一點的標準規模行星,就頂多炸飛它們的部分地殼板塊而已。
不過康斯坦丁中將就沒指望過,這些核彈能對噬星這種防禦能力超過人類之前想象的生物造成多大傷害,這些隻是轉移視線的煙花,真正的殺招還是接下來射向噬星頭部區域的八枚攜帶有反物質彈頭和大當量聚變彈的穿甲彈。
但就在距離噬星保持著百萬公裏安全距離的“海神號”開火,炮彈要飛上半分鍾時間才會命中目標的時候,噬星突然改變了行動方向,不再繼續追逐吊著它在星係內到處亂飛的護航艦,徑直衝向了“海神號”!
雖然噬星突然改變行動,令那八枚原本射向它頭部的穿甲彈五枚射空,三枚隻是在它外殼上爆炸,它的舉動也令人驚訝,但一直都和噬星保持著有足夠反應距離,舵手也相當警惕的“海神號”也在同一時間改變了自己的航向,從正麵對敵改成側麵對敵,一邊加速一邊向衝著自己飛來的噬星發射了大量的彈藥!
超過千發各種型號磁軌炮炮彈和上萬發各型導彈,如天女散花一般迎向那頭噬星——或許是因為第一次遭遇戰,人類艦隊一次戰鬥產生的損失過大,之後帝國也好,聯邦也罷,大家都完全擯棄了以往星艦還要搭載大量常規彈頭的作法,現在的星艦,就算是最普通的標準防空導彈,也是有著五十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先進一些的甚至有百萬噸當量,所以“海神號”天女散花一般快速發射出來的上萬枚導彈當中,有相當部分是防空導彈。
“海神號”的加速能力自然不如比它小太多的護航艦,但也不可能太慢,噬星此時的速度為秒速八十公裏,理論上就算“海神號”停在原地不動,它也要花上三個多小時才有可能追上“海神號”,而這個時間也足夠“海神號”移動到更遠的地方,這不過是另一種方式的你追我逃遊戲,大家實在是想不明白,在常規宇宙航行速度上沒有任何優勢的噬星這麼追來追去又追不上別人的舉動究竟有何意義。
盡管想不通,但這並不妨礙“海神號”以及其他聯邦星艦攻擊噬星,那七支戰鬥大隊在用掉從母艦上“借”的對星級武器後,在繼續與噬星保持著安全距離的同時,也不斷以自己的武器支援著母艦——盡管效果欠佳。
“海神號”這邊,既然自己變成了噬星的目標,那麼康斯坦丁中將也再沒有其他的顧慮,開始將作為攻擊母艦的“海神號”所有戰鬥能力都發揮了出來。
對星武器不要錢一樣,一打一打的被他下令射向噬星,所有能攜帶大威力武器的無人機被釋放離艦,瘋狂湧向噬星,艦內裝備的自動工廠,也在不斷生產著武裝戰鬥平台,生產好一批就被扔出艦外,部署在“海神號”撤離的路線上,隻要噬星靠近就全力開火射擊,直到彈藥耗盡。
一時間,“海神號”一艘攻擊母艦,短時間內就發揮出一支大艦隊的全部火力,讓追逐它的噬星真正吃上了大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