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聯邦那些無人戰艦便與天體級巨獸保持著三十萬公裏以上距離開火,巨獸靠近,星艦就後退或分出分艦隊在其兩側攻擊以分散其注意力,它們不求擊殺巨獸,隻希望能暫緩對方速度。
然後,這些無人艦就受到了遠程打擊。
天體級巨獸吸能能力有著距離限製,但做為能縱橫宇宙的巨型生物,如果隻靠強大的自愈能力、防禦能力,和攻擊距離不足的某種技能,隻怕早就不知道被幹掉多少次了,因此在發現眼前這一批小東西(相對於巨獸的體型而言)始終遊離在它特殊能力之外,並不斷發射武器傷害到它時,這頭巨獸也有了新的應對之策。
在巨獸外殼上,有著數量眾多堪稱密集的剛毛群,但因為巨獸天體級的體型,這些對於正常生物來說極為細小的剛毛自然是又粗又長,有些甚至比人類戰列艦還要粗長一些,而正是這些剛毛,被巨獸像是長矛一樣從身體上發射出來,猶如軌道炮炮彈一般射向人類星艦。
因為剛毛的數量過多,就算飛行速度遠不如人類的磁軌炮炮彈初速,數量一多,人類星艦躲閃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此時控製星艦的是艦載主機,反應雖快,但在判斷機製上就比人類要差一些,也比帝國使用的艦載主機要差一些,聯邦無人艦花了好幾秒的時間來判斷那些剛毛是什麼,又花差不多的時間分析是否會對己方造成損害,等到判斷出那些被巨獸噴射出來的剛毛確實對己方有威脅,卻又先發射對空攔截導彈和防禦激光陣列對剛毛進行攔截,又在發現攔截效果不佳,攔截效率低下後,才采用避讓模式。
有三百多艘聯邦無人星艦被天體巨型生物發射的剛毛撞毀。
接下來聯邦無人星艦自我學習機製改進了這個缺點,將那些剛毛攻擊暫時劃歸到軌道武器範圍內,並對同類型攻擊分配更多動力以提高規避力度。
於是巨獸第二波剛毛攻擊隻擊毀二十幾艘躲避不及時的星艦,第三波剛毛攻擊更是一艘星艦都沒有被擊中,無人艦隊艦隊依舊對著巨獸不斷開火射擊,因為不能像帝國軍一樣進行後退補給,聯邦星艦的艦載主機已經計算出整個斷後作戰需要耗費彈藥數值,並進行了合理分配,艦隊的彈藥足夠堅持掩護戰列艦編隊通過星門,它們也準備的有和帝國一樣的撞擊戰術來做最後手段。
巨獸的前進速度在聯邦艦隊不斷攻擊下,終於開始緩慢了下來,聯邦戰列艦隊編隊上的人員放鬆了不少,按目前巨獸的航行速度,他們不僅所有人都能安全脫離巴克沙星係,那些無人戰艦也能回收近半的數量。
事情也正如聯邦艦隊科學官們計算出來的一樣發展,因為斷後的無人艦隊不斷襲擾,巨獸的速度始終提不起來,也就無法在戰列艦隊編隊減速通過星門時阻攔他們,就連超過八成的巡航艦和超過七成的護航艦,都趕在天體級巨獸追到星門前,跟著通過星門離開這個星係。
看到星門出現在自己身後,逃出生天的聯邦艦隊一麵向後方指揮部上報情況,一麵收攏因為緊急通過星門而沒有艦隊管控導致陣型混亂不堪的艦隊,並讓那些母艦還在的船員返回到自己母艦上去。
更高層的艦隊主官們也在冷靜下來後,開始重新考慮聯邦軍的進攻戰略,做為交通樞紐的巴克沙星係如今有天體級巨獸在肆虐,已經無法在被使用,聯邦如果還想繼續對帝國展開反攻,就得走其他星門才能滿足要求,這對於他們的後勤補給線來說,又會帶來一係列的壓力和麻煩。
至於說巨獸會不會繼續追擊他們?
聯邦軍的指揮官們並不擔心這一點,以他們觀察到的天體級巨獸的宇宙航行能力,想從巴克沙星係飛到現在這個星係,得飛上幾萬年才有可能。
然後,聯邦軍就大禍臨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