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帝國軍終於遏製住了天體級巨獸對殖民星的前進,消滅它也隻是時間上的問題,接下來他們的作戰重心,又轉回到如何驅逐進入巴克沙星係的聯邦艦隊身上,這對於帝國來說,反而比對付天體級巨獸更麻煩一些。

然而就是在帝國軍方麵認為大局已定,危機就要解除的時刻,那頭被幾百艘戰列艦磁軌重炮一陣狂轟的天體級巨獸前端,也就是生物“嘴”這種器官所在位置突然裂開,就像是張開嘴一樣,幾百艘帝國軍戰列艦逐一停火,像是癱瘓了一樣,就連自身艦體姿態也無法繼續保持,漂浮在了宇宙空間當中。

接著,天體級巨獸重新恢複行動,繼續向著帝國殖民星飛去,速度也隻是比之前慢了一點點。

當時聯邦軍的電子偵察艦收到的消息,隻是提到帝國軍方麵通訊頻道內極度混亂,隻因那些戰列艦上搭乘著整個戰鬥集群的貴族軍官們。

在光輝帝國,隻要是軍官,就會是貴族,下級軍官中可能會有能力出眾的平民與身家普通的小貴族,但是高級軍官,隻能是由貴族擔當,而且絕對會是有著實權的大貴族,盡管這樣可能會出現一些影響軍隊內部組織結構的問題,隻不過帝國以武立國,自有一套比較良好的軍功評價製度以及篩選製度,使得他們的軍隊中,也很少會出現那種屍位素餐的無能之徒當上高級將領,帝國軍的戰鬥力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水平。

隻是貴族畢竟還是貴族,為了與平民區分開來,以及為了凸顯出貴族的特殊性和特權,他們隻會搭乘最大,最安全,戰鬥力最強的星艦,在當時的時代,戰列艦級別的星艦,就是人類世界最強大的星艦,因此貴族們也就隻會選擇戰列艦來擔當自己的座艦,哪怕隻是一般的小貴族,寧肯在戰列艦上當一名下級軍官,

但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戰列艦上原本負責指揮艦隊乃至整個戰鬥集群的貴族軍官都隨著戰列艦的癱瘓而失去消息,其他帝國星艦上的下級軍官們聯絡不上高層,戰鬥集群也失去了全部的戰列艦,沒有人負責,沒有人指揮剩下的艦隊,這才是帝國軍混亂的主要原因。

就是在這混亂之時,位於天體級巨獸前時路線上的那些四、五公裏長的戰列艦,在天體級巨獸的撞擊下紛紛解體、爆炸,使得人們到現都不知道當初艦上的人在撞擊發生之前,是生是死,天體級巨獸又是如何癱瘓掉三百多艘戰列艦的。

總之,帝國軍戰鬥集群此時已經失去全部高級軍官,剩下的星艦雖然還有三千以上的數量,但是綜合戰鬥力卻下降了一半以上,絕大多數都隻是戰鬥續航能力嚴重不足護航艦,近千艘準主力艦級別的巡航艦成了他們此時的主力。

可問題是,之前整個戰鬥集群的全彈攻擊後,所有星艦現在都處於彈藥補給狀態,而且因為需要補給的船太多,一時半會兒他們是無法在天體級巨獸抵達殖民星重力圈前完成補給並投入戰鬥。

就是這個時候,殖民星總督(帝國工業行星隻能是皇室直隸,由委派的總督管理,貴族領地的殖民星可以搞工業,但不能超過某個規模標準),在帝國軍戰鬥集群整個指揮層都完蛋的時候,他就成了巴克沙星係中帝國當時官職最高者,接過了指揮權。

他先是下令巡航艦優先進行補給,然後讓那些無人護航艦從殖民星位置開始加速到最高速,向天體級巨獸生物展開撞擊戰術,並在撞擊的同時過載動力爐,讓那近三千艘護航艦全部變成三千多枚威力更加巨大的聚變炸彈,給予天體級巨獸最大的打擊。

這個極其昂貴的戰術確實有效,近三千艘長度都在四、五百米的護航艦衝撞爆炸的威力,甚至不弱於之前整個帝國戰鬥集群的全彈攻擊戰術(從視覺效果上來看),天體巨獸也再一次受到了不小的傷害,前進的速度也再一次從每秒一百公裏降到每秒六十公裏的速度,這給剩下的巡航艦彈藥補給又爭取了更多時間。

總督借著這個機會,也在對整個殖民星上的居民和物資進行疏散,他並不清楚戰鬥力一降再降的帝國艦隊最終能不能擊退那頭和星球一樣巨大的宇宙生物的前進——這個時候大家都不再提消滅天體級巨獸民,能夠傷到對方迫使對方離開,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