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標準小時的等待時間過去,兩段船體殘骸也基本上被調查機器人給到處鑽了個大半。雖然飛船因為摔得不輕使得內部摧毀嚴重,許多房間和通道難進進出和通過,但從維恩科技公司得到了飛船的全套結構圖,再加上有著微型機器人的協助,調查隊還是取得了預計中的成果。
“有一隊調查機器人找到了記錄儀,正在帶回巡航艦途中。”軍情局的少校看了一眼身旁的幾位專家後,說道,“因為墜地的關係,記錄儀從原本的位置脫離,從破損的甲板落到了下兩層甲板,混在一大堆垃圾裏,幸好我們知道記錄儀長什麼樣,所以沒有把所有垃圾都翻一遍就找到了它。更好的消息是,因為有那些垃圾緩衝,記錄儀外觀相對完整,所以裏麵的數據受損情況可能會更加輕微。”
“那我們先準備一下。”丘維思博士帶頭向艦橋外走去。航行記錄儀已經被地麵調查機器人裝上了“火山號”的穿梭機,正運往星艦,他們將會對那台記錄有維恩科技公司調查飛船所有航行過程的設備進行數據讀取,找出那艘飛船發瘋一般進入大氣圈的原因。
十幾分鍾後,經過全套清理消毒程序的航行記錄儀,被“火山號”上的士兵運送到位於艦橋附近的艦上實驗室,做為攻擊巡航艦的“火山號”上自然不可能有“海神號”那種巨大的研究中心,但是常規星艦該有的實驗部門以及相應設備還是一應俱全的。
包括丁乙這些助手在內,專家,軍情局官員,都來到了這間實驗室,等待著艦上科研軍官們在記錄儀上安插管線,讀取數據後進行分析。
丁乙注意到,連接著記錄儀的讀取設備屏幕上開始出現一連串的代碼、字符等數據,但除了像喬伊等三位專家外,其他人的目光卻放在其他設備上,他們並不能直接從那些字符數據上看出什麼,還需要別的設備將那些數據轉換成能正常讀取的視頻、文字數據。
“視頻數據優先。”軍情局的少校對“火山號”科研軍官下令道,“文字數據整理後再給我們。”
“已經讀取到一些數據,長官。”“火山號”上科研部門軍官是一位身著灰色製服的軍官,根據他領口的三顆銅星來看,是一位上尉,隻不過丁乙不知道對方叫什麼,就像他不知道那位軍情局少校叫什麼名字一樣。
“放出來。”少校昂首站立在實驗室一塊大屏幕前,其他人也站到了他身後,“先給我們駕駛室內的視頻。”
這麼高摔下去,航行記錄儀多少受到了一些損傷,所以圖像抖動也比較嚴重,但眾人還是能看到大致情況,這對於他們目前的需求來說,已經夠用了。他們隻需要知道駕駛員在整個墜落過程中有沒有發瘋。
圖像上的時間是從飛船通過那座微型星門進入到這個星係後開始的。雖然圖像抖動使得內容有些模糊,但從船上人員的活動,大家還是能猜到當時駕駛室內船員們在幹什麼。
航行中枯燥的等待時間,他們迅速快進過去,看到了當飛船離開星門,快要飛到安撒斯特星的時候,才向公司發去信息,告知公司他們抵達任務目標點,這也是大家事前就已經知道了的。
之後,飛船飛到安撒斯特星近地軌道時,便減速停了下來,並進入與行星同步環繞過程,並沒有下降,而是發射了兩架穿梭機下到地麵——通過讀取記錄儀內聲音采集數據和通訊記錄,大家知道維恩的調查隊計劃和他們差不多,都是先派出機器人下到地麵收集情報,確認安全後才會派出其他調查人員降落行星,隻不過軍方的計劃是先收集基地周圍情報,而維恩科技公司的調查隊是選擇派機器人直接進入設施內部進行情報收集。
等待了三個小時後,維恩調查隊派出的穿梭返回母艦,通訊表明那些調查機器人沒有取得什麼有用的線索,也沒有回收到任何有用的資料,船員隻能派出人員進入屏蔽區域內進行調查,於是飛船與地麵的高度從一千兩百公裏再次下降到八百公裏,這是為了便於保持與地麵調查人員通訊以及支援的距離,調查飛船並不敢下降更多,哪怕這還沒有到達飛船逃逸極限,船員們也確實怕過於下降高度後需要撤離時會花費太多時間。
當他們準備好後,一艘小型運輸船,搭載著二十人的調查隊,還有一百六十四台機器人,飛向了實驗基地。在這一過程中,維恩調查隊沒有向公司傳回任何消息,或許他們打算等到有收獲之後再進行聯絡吧。
當維恩調查隊派出人員下到地麵進入實驗基地展開調查後,他們的進度便迅速提高,十分鍾的時間,地麵調查隊便推進到屏蔽區外圍,但在這之後,地麵調查隊將與飛船中斷聯絡,直到他們離開屏蔽區後才能恢複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