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子人選(1 / 3)

皇宮。

床榻上的人昏睡了許久,太監宮女絲毫不敢怠慢,極盡心的照顧著。

“魏公公,您看,皇上的眼睛是不是動了?”小太監用力眨眨眼,小聲對魏光說道。

魏光連忙上前,他好像也看到了,一下,兩下,三下,他臉上慢慢劃開笑意。

“皇上,皇上。”

“您醒了?”魏光笑道。

皇帝用力睜著眼,看見魏光的臉,又緩緩的環繞了四周一圈。

“太醫來了。”小太監道。

魏光趕緊讓開,“太醫,您看看,皇上醒了。”

太醫行了一個禮,上前診脈。

“皇上已無大礙,隻是剛剛蘇醒身子有些虛弱,多加調理一番便好。”

魏光點點頭,此時北慕離人大步而來。

“父皇。”他雙手作揖行禮

皇帝虛弱得眨了眨眼,太醫了退下去。

“父皇身體可還有不適?”他道。

皇帝虛弱的搖了搖頭,“水。。。”

魏光將他扶起,他背靠著枕半躺。小太監將茶雙手奉上,魏光接過,遞到他嘴邊,皇帝抿了好幾口,嗓子才潤了少許。

“皇上,您終於醒了,可嚇死老奴了。”魏光道。

“朕這是怎的了?”他啞著聲音道。

“您在宴會上食了有毒的麵,昏迷了好幾日。”魏光聲音頗低。

“還好太醫說您食用的量不大,體內的餘毒已經全部排出。”

皇帝的臉上異常沉靜,並未有魏光心想的龍顏震怒。

“老三留下,你們都退下吧。”他聲音沙啞吩咐道。

“奴才遵旨。”殿內眾人退了出去,帶上了門。

北慕離人屈膝跪在地,垂著頭,“還請父皇責罰,兒臣擅自作主封禁養心殿。”

“哎,這本就是朕的意思,你又何罪之有?你以為那些奏章怎會到你手上?朕早就秘知過魏光,若朕有個什麼意外,你就替朕處理朝政。”他說完一大串話,氣有些喘。

似乎是經曆過此劫,他也有了一些知天命,這一天早晚會到來,一時間,心中有無數的話。

“你獨立果斷,是將帥之才,亦是朕屬意的儲君。”

“兒臣愚鈍,蒙父皇信任,守疆數載,幸不負聖恩。”他答道。

皇帝擺了擺手,“不,你一點都不愚鈍,論品性,你是最像朕的皇子,小小年紀便鎮守邊關,立下無數的汗馬功勞,你一直都是朕最得意的皇子。”他有些喃喃自語。

北慕離人垂著頭不語。

“你母妃,在你跟長樂小小的時候便撒手離去,朕知道,你們心中一直都在埋怨朕這個父皇。”他似乎在脆弱的時候陷入了回憶。

“可是朕又何嚐不埋怨自己,朕曾無數個夢回,夢到冬夏。”

聽到母妃的名字,北慕離人拳頭皺緊。

“她不怨朕,隻是朕不能原諒自己,恨就恨,朕是皇帝,要以江山社稷為重,不能兒女情長。”皇帝眼眶有些泛紅。

“還好你跟長樂,平安長大,也成家立業,父皇心甚慰。”

“朕身子日漸不行了,怕也是撐不了多久了。”皇帝感歎道。

“父皇鴻福齊天,萬壽無疆。”北慕離人道。

他擺擺手,“什麼萬壽無疆,隻不過是世人自己騙自己罷了。”

“朕此生勤政為民,半刻不敢鬆懈,自認不愧對老祖宗的基業,隻是對皇後,還有朕的一雙兒女,滿懷愧疚。”

他眼神有些渾濁,看向北慕離人,沒想到,當年躲在自己身後的小毛孩已經長這麼大了,冬夏,你在天上看見了嗎?我們的皇兒長大了。

已經太久太久沒有好好瞧瞧他了,想他小小年紀便隨軍出征,從不喊苦,屢次涉險,立下無數戰功,終究還是虧欠了他。

“父皇早已擬旨,封你為太子,聖旨就放在太和殿內的匾上。”他說到一半,有些喘不上氣,停頓了許久。

“就是以防,朕遭逢不測,江山不可一日無主。”

“父皇,您剛醒,還是多休息,有些事,日後再論也不遲。”北慕離人眸中波瀾不驚,並未有聽到消息的喜悅,見他精神不濟,說話有些吃力,出言勸道。

皇帝再次擺擺手,“有些話,朕不說,怕日後也無機會說了。”

“你且到朕身邊來。”他眼神示意他上前來。

“是!”北慕離人起身,慢步走到他身旁。

“坐。”皇帝的聲音沙啞低沉。

他背脊挺直坐在皇帝身邊。

“立你為太子一事,朕已經跟宰相商議過,若朕駕崩,宰相等一幹重臣便會全力輔佐你。”

“太醫說好生調養,父皇龍體定會康健如初,江山社稷都離不開父皇這位明君。”北慕離人內心有些複雜。

他蒼白的臉上,浮上一絲笑意,“朕的身子,朕最清楚。

“今日朕所講之,你皆須牢牢記住。”

北慕離人滿臉肅穆,道:“兒臣謹記。”

皇帝點點頭,“前朝暗流湧動,尤以戴侯為首,這些年來,朕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朕賜他滿門榮耀,他卻居功自傲,拉幫結派,視國法於為無物,這些年到朕手中參他的奏章無數。”

“可是朕,一次又一次的替他壓了下來,念的就是他替北慕江山立下的汗馬功勞。”想到此,皇帝搖了搖頭,“沒想到他冥頑不靈,越發癡狂,絲毫不知收斂。”

他似乎下定了決心,緩緩開口道:“此人不能留。”

“咳咳咳。。。”

昏睡了許久,剛醒便說了如此長一番話,喉嚨幹澀不已,他不禁咳了幾聲。

北慕離人蹙眉,遞過放旁邊小桌上的茶。

他潤了潤嗓子,將茶杯返還給他。

“父皇希望孩兒如何做?”他問道。

“戴候這些年,私收賄銀,買官賣官,犯案累累,不計其數,待時機成熟,你須將此人盡早除去,以免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