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春季,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在中原執行華野西線兵團的作戰任務,在配合中原野戰軍部隊完成了“宛東戰役”之後,縱隊按原定方案正在悄悄地撤出戰場,向著東北方向的山東魯西南地區開拔,準備與兄弟部隊一起,合圍殲滅國民黨軍邱清泉的整編第五軍。當部隊行進至河南豫東地區時,縱隊接到華野西線兵團首長的命令,停止前進,原地待命。
如何擺脫國民黨軍隊的追軍呢?趙雨齋當時在三縱司令部任偵察處長,在領會縱隊司令員的意圖後,趙雨齋帶領著縱隊的偵察營,在大部隊的後衛地帶做著迷惑敵軍的工作。偵察營的戰士們利用廢棄物、行軍痕跡,宣傳標語和電台信號,誤導著敵人的追軍脫離追擊我軍的方向,正在盲目地向西奔去。
忽然間,縱隊司令部的通訊員王連根騎馬趕來,傳達縱隊丁政委的命令,讓趙雨齋火速地趕往縱隊司令部麵見丁政委。趙雨齋與偵察營營長商量安排好工作後,便隨著縱隊的通訊員小王騎馬出發了。
趙雨齋高挑的個子,年齡二十八、九歲,滿身洋溢著炯炯有神的英氣。趙雨齋與通訊員小王二人,均身著華野標誌的土黃色軍裝,斜挎著衝鋒槍,一路策馬疾馳。
當二人騎馬行至汴尉公路的路段時,前方有一古鎮座立在前方,鎮內古老的建築依稀可見。趙雨齋立即勒住韁繩,拿起望遠鏡觀察著前方。趙雨齋向小王問道:“你來時路過這裏了嗎?有沒敵情?”
通訊員小王回答道:“我來時走的小路,是從鎮子旁邊路過的,也沒注意觀察敵情。”趙雨齋聽到通訊員的回答有些生氣,若是我們的偵察兵必須留意敵我存在的狀態。不過趙雨齋又想到,他畢竟是縱隊首長的通訊員,沒有偵查的任務和責任,也不便給予訓斥和責怪。
趙雨齋從望遠鏡中看到,古鎮的入口處停放著敵軍的運兵軍車和摩托車,並設有敵軍的防衛工事和檢查站的路障,一群敵軍士兵在檢查著出入鎮子的老百姓。趙雨齋看了看自己身著的解放軍的軍裝,遺憾地搖了搖頭,怎麼通過呢?硬衝肯定是不行的,敵人有著機械化的交通工具,我們即便能夠從南口衝進去,但到不了北口,就會被敵軍“包餃子”的。
趙雨齋起身下馬,拉起通訊員小王和馬匹,躲避在路邊一堆柴草垛的後麵。趙雨齋對通訊員分析說道:“這裏是敵我雙方‘犬牙交錯’的地區,這個古鎮名叫‘朱仙鎮’,是我國的四大名鎮之一。此鎮北距省城約有40裏地,在這個地理交通這麼重要的鎮子上,呈現著戰略的優勢。我也有好幾年沒來過這裏了,想了解一下這裏的情況。你且在這裏隱蔽,我先到鎮子附近偵察一下,看能不能通過。”
此時,一輛馬車響著馬匹清脆的鈴聲,自古鎮向這裏走來。一位農村老漢趕著馬車,車上坐著一名敵軍中尉軍官和一名士兵。趙雨齋看到後對通訊員小王悄悄地說:“辦法來了。準備好,把他倆拿下。”趙雨齋突然竄出草垛,一個箭步地衝上了馬車,用自己佩戴的勃朗寧手槍抵著敵軍中尉軍官的胸脯,繳獲了他腰間的左輪手槍。通訊員在車下用衝鋒槍抵著敵軍士兵的後背,收繳了他的卡賓槍。這時,兩名敵軍高高地舉起了雙手。
趕車的老漢看到此景,忙刹住了馬車,驚慌地打起囉嗦來。趙雨齋對老漢說:“大爺,你不用怕,我們是解放軍,這裏不關你的事。”
趙雨齋對著敵軍中尉喝斥道:“你們是那部分的?要去幹啥?”
敵軍中尉驚慌顫抖地回答說:“共軍大——大爺饒命哇,我——我是省保安一旅三團的後勤軍需官。今天我們的團長要做五十大壽的壽宴,要置辦五十多桌的宴席。卑職奉命去鄉下采購新鮮的牛羊肉和蔬菜。這不,剛出了鎮子就遇到了你們。”
“鎮子裏駐守有多少兵力?”趙雨齋對敵軍中尉問道。
“鎮子裏駐守有一個營的兵力和一個團部,守備兵力約有五百人。”敵軍中尉回答說。
“把你倆的軍裝脫下來,我們借用一下。”趙雨齋對敵軍中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