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榜眼或是探花,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必竟皓玨還是一個隻有十六歲的大男孩、小男人。
隻是人之命,天注定,就算黛玉並沒有期盼皓玨可以高中頭甲,皓玨仍然以一甲第三名的成績,成了十六歲的探花郎。
這個十六歲的探花郎,這個林如海唯一的兒子,這個林氏家族的繼承人,成了京城的傳奇人物,風頭甚至蓋過了狀元郎。
午後的寧府,非常安靜,無論是主子,還是下人,都在暖風中靜靜的休息著,就算仍在忙碌的一些下人,也都小心的做著事情,不敢生出大的響聲。
黛玉哄睡了福兒和婷兒後,就靜靜的坐在西暖閣的炕榻上,一針一線的縫製著小孩子的衣裳。
浩軒輕步走進來,小聲笑道:“孩子們好容易睡著,不煩著你了。你還不趁這工夫也躺一躺,靜靜的休息一會兒,何苦又做這些針線活兒?水蓮她們四個的手就夠巧的了,這些活兒讓她們做就是了。”
黛玉一麵放下手中的針線、衣裳,一麵起身給浩軒倒了茶,遞過去笑道:“她們做是她們的,我親手縫是我的。這會兒也不困,隨手做一做,要是困了,我自然就歇了。倒是你怎麼回來了?不是帶著皓玨去太子那邊坐客了嗎?難道皓玨闖了禍,你們被太子攆出來了?”
浩軒知道黛玉的玩笑之意,故也沒有急著解釋,隻笑讚道:“玨哥兒那孩子比起那些官宦家的公子就是不同,行動舉止都是有規有矩、有禮有儀,太子也很喜歡他呢。嶽丈在世時又很受聖上的重用,卻因病早逝,故聖上也很憐惜玨哥兒,玨哥兒將來的前程倒是不用擔心的。”
黛玉坐回炕榻上,邊繼續縫衣裳,邊笑歎道:“孩子大了,當官了,不是咱們當姐姐、姐夫的能管得住的了。將來的路,還要他自己去闖、去走,你當姐夫的看著點兒,別讓他走錯了就行了。我倒也不指望他風光一輩子,隻要別抹了祖宗的光耀,不辜負了林氏的名聲就好。”
浩軒見黛玉此時心情好,也就不再壓著這幾日的煩憂,緊盯著黛玉的臉,謹慎的道:“南麵邊關近年有些蠢動,聖上和太子想派我過去看守,暫定三年。你是留在京裏照管玨哥兒,還是跟著我去邊關赴任?”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此時的浩軒心裏緊張萬分,他清楚皓玨和林家在黛玉心中的分量,但他也很期望黛玉會隨在自己的左右,他不想再一次與黛玉分別許久,飽受相思之苦。
黛玉聽了浩軒的話,停了手中的活兒,抬頭看著浩軒,見他一臉的緊張和無措,心中既好笑又溫暖,又低首繼續縫製,直到聽到了浩軒的苦歎聲,方柔聲道:“玨哥兒再小也是當了官的了,沒有還讓出嫁的姐姐照管的道理。再者,出嫁從夫,自然是五哥去哪裏,我就跟去哪裏。”
黛玉明顯聽到了鬆氣聲和笑聲傳來,接著就被攬進一個溫暖的懷抱。這個懷抱是她和她的孩子們的依靠,是她一輩子的歸宿。
如今對黛玉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