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題目沒寫錯,是女人們。
宋朝大文青柳永有兩樣東西值得顯擺。一是詞寫得漂亮,二是閱人無數。
注:這裏的“人”指女人。
再注:這裏的女人指青樓裏的**。
在現代人的眼裏,或許**不是一門很有前途的職業,但在宋朝,**並不是你相當就能當的。有姿色之外,還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天文地理,件件知曉。她們要經常訂閱時尚雜誌,還要定期參加東京的春秋新裝和首飾發布會,保證緊跟時代潮流。其綜合素質,可以與當代任何一位文青相比。宋朝青樓裏也是人才輩出。其中有一個叫吳淑姬的女子,靠著自學成才,成為了詩人,在詩歌史上占得了一席之地。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如此評價:“淑姬,女流中慧黠者,有《陽春白雪詞》五卷,佳處不減易安。”看,把她跟李清照相提並論了。還有一個叫梁紅玉的女中豪傑,嫁給名將韓世忠後參加抗金運動,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
當文青遇上**,結果就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這裏先說一說曆史大環境吧。
前麵說過了,經過宋朝初期幾個皇帝(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的努力,宋朝的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也就帶來了文化上的繁榮。陳寅恪說了:“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陳寅恪是個老實人,他說的話,我們要相信。
飽暖思淫欲,人(特別是男人)一吃飽了就想折騰些五迷三道的東西。比如說,逛逛窯子,吃吃花酒。在宋朝,吃花酒也是一件非常時髦的運動,連皇帝都樂此不疲。宋徽宗趙佶對此有深刻體會,他打地洞與名妓李師師相會的故事流傳千古。除了皇帝,各路文青也是青樓常客。數量太多,這兒點幾個大文青的名(排名不分先後):蘇軾、秦觀、晏殊、陸遊、周邦彥、歐陽修、範仲淹……柳永理所當然也在其中。
柳永人長得帥氣,口才又好,而且文采斐然:自幼精通音律、填詞彈唱更是一流,因此很受青樓女子崇拜。據說,青樓裏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為人不識柳七官,縱稱名妓也枉然。”哪個**若說不認識柳七官人,是會被恥笑的。由此可見柳永的受歡迎程度。
柳永是幹部家庭出身,家裏條件優越,加之整天在溫柔鄉裏泡著,哪裏有心思考慮做官的事情。直到30歲,他才到東京參加高考。
在這之前,柳永已經是一個大名鼎鼎的文青了。雖然他沒在江湖,但江湖有他的傳說——少年柳永當時已經與兩個哥哥(柳三接、柳三複)並稱為“柳氏三絕”。少年得誌的柳永到東京參考,完全是一幅“囊中探物”的架勢。
可是,命運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他居然名落孫山。
對於柳永來說,這相當於兜頭一盆冷水,嚴重打擊了他滿懷的政治熱情。他在沮喪之餘,寫了一首詞,《鶴衝天》,宣稱“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首詞寫下沒多久,東京青樓裏的**都知道了;東京的**一知道,東京的老少爺們也全都倒背如流了。
本著從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的精神,5年後,柳永又參加了高考。
但沒想到的是,命運又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不,是宋仁宗。
也許柳永應該怪自己,幹嘛要寫那首《鶴衝天》呢?
初試倒是順利過關,複試(殿試)由宋仁宗主持。宋仁宗批改卷子的時候,發現一個叫柳三變的考生,就問旁邊的太監:“這人是誰呀?”太監說:“他就是柳七啊。他改了名字。”
宋仁宗沉吟了10秒鍾——正是那一閃而過的10秒決定了柳永的後半生。
宋仁宗落筆在考卷上寫了10個字,“且去低吟淺唱,要甚功名?”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你丫是還是去低吟淺唱吧,要啥功名呢?
差點沒把柳永噎死。
這一次對柳永的打擊太大了。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出離憤怒”了。從此,他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上署名就全部改成“奉旨填詞”。在香港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最後皇上送給周星馳的金碗上寫著四個字:奉旨乞討。這創意是不是受到柳永的啟發呢?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