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打鳴時,鳳如已經醒了一會兒了。
躺在床上不願意動,思考著昨晚得出的結論,有些興奮。按照現代城市的布局,青州城還差的很遠,不僅是大小人口,還有很多可發展因素。
謀定而後動,這是鳳如在前世就養成的習慣。所以,她一定要把各個環節思考明白,才能出手,她對這裏的情況十分的不了解,可利用資源也不多,家裏也沒有能提供參考意見的人!更何況孤身一人在古代!更要小心仔細!
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成就一件事的基礎。
鳳如在心裏默默念著:天時地利都算是有了,就差人和。現在她唯一不具備的就是人和,連個多餘的人都不認識,還談什麼人和呀!
沒有能人,沒有可信任的能和自己一條心的人,還必須是能人!這成了鳳如首先要麵對的問題,也是她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一個成功的人不是靠自己打拚出來的,手上得有可用的人,要有一個堅不可摧的團隊!除此之外,還要有外圍,要有人脈,最最重要的是官府要有人,不然做不大,更何況是在這皇權時代,若是後台不夠堅實的話,恐怕還沒有發起來就會被吞掉,渣都不剩!
鳳鳴動而招俊鳥,現在自己還不能鳴,不能動!招不來俊鳥。怎麼辦?
實在不行,鳳如隻好選擇一條更艱難一些的路走了!那麼,就隻有自己培養了。自己培養浪費時間和經曆!不過也行,最起碼,可心,用著也可手,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絕對的忠心。古人在這方麵比現代人要講究。
實在不行就花錢買,封建社會就這點好,不過花錢買來的,程度都低,要是培養出來,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隻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隨緣而動,隨遇而安吧。
天亮到能看見東西時,鳳如就穿好衣服準備幹活了,穿的是舊衣服,新買的留著出門穿。
鳳如先把缸裏的水挑滿。自家院子就有井,在菜地中間,離屋子有一百米左右。然後,掃院子,院子的西側有個雞架,以前的老房主留下的。鳳如也考慮要不要養點雞鴨豬什麼的,但是,暫時這個念頭要放下了,馬上要蓋房子了,沒有足夠的人手,沒工夫照顧這些東西了,隻好等蓋完房子在說了。
兩個小家夥起床的時候,鳳如已經把早飯做好,學會引火後,做飯就變得簡單了。煮了點小米粥,要熟時,去掉火,把昨天晚上剩的餃子放在簾屜上,熱好,就等孩子們起床吃飯了。
兩個小家夥醒了,都是自己穿衣服梳洗的。孩子這麼獨立,讓鳳如省了不少事,真得感謝他們那個不管不顧的親媽。
一時半會兒她還沒有轉入到當媽的角色中來。她忘記了兩個孩子都是她現在這具身體產出的,原則上,她也是親媽。
看來事情有一弊就有一利。
鳳如領著兩個孩子複習了一下昨天學的加法口訣和那三個生字,就開早飯了。小米粥有營養養胃還養人,鳳如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做飯了。
沒有電,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的日子,時間還真是很長,不找點事情做,還真是閑不住。以前她從未想過會在這種環境下生存,那一切都曾經是笑談,今天在這裏變成了現實。
吃完飯,打發了孩子出去玩,鳳如收拾收拾就奔鐵蛋家來了。
鐵蛋家是標準的外來戶,因此人際關係簡單。
二十多年前,鐵蛋的爺奶挑著鐵蛋大伯和鐵蛋爹逃難來到了柳家莊。雖是外來戶,因為鐵蛋爺為人很好,誠實肯幹,鐵蛋奶大方好客樂於助人,很得人緣,所以也沒受到排擠和歧視,一家人和和睦睦很是受人尊敬。
在這個村子裏,鳳如僅和鐵蛋娘來往親密。一是兩家離得最近,鐵蛋娘膽大熱情,考慮問題全麵,以前是可憐鳳如,沒少照顧她們娘幾個。二是兩人確實是性格合得來,看問題的觀點出奇的一致。
鳳如很喜歡她那直腸子性格,和這樣的人相處,不累。
鐵蛋娘娘今年才二十五歲,鐵蛋比念小子大兩歲是一個年齡段的,所以,鐵蛋娘自然而然把鳳如化到她那個年齡段上去了。特別是鳳如換了芯子以後,在鐵蛋娘眼裏,開朗了許多,性子不似以往那麼憂鬱,鐵蛋娘認為是她時不時勸說的結果,很有成就感,更加待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