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足食 二(1 / 2)

在聚裏耕種的一百傾土地上,劉永四下轉悠,發現許多百姓用的鐵犁還是圓刃的。

圓刃破土費力,很不方便,耕牛駑馬在前麵拉人還要扶住犁在後麵推。

劉永瞬間聯想到東漢末年,在江南某些地方已經開始了使用犁頭為“v”字形鐵犁鏵。

這種鐵犁的鐵鏵較大、較長,成等邊三角形,中間高起,橫剖麵作“Δ”形,縱剖麵為倒扁“α”型,不但可以破土,還可以向兩邊翻土分土。

“謝翁,你看孤發明的這個新式鐵犁怎麼樣?”劉永麵色如常,並沒有絲毫因為先前重罰了謝賢而有所愧色。

把自家冶坊鑄造的新型鐵犁拿給謝忠觀看,想後者用他豐富的農業經驗提出意見和不足。

謝忠接過鐵犁,看了看正麵,又反過來摸摸看看背麵,緊接著把鐵犁放在土裏模擬著耕地,耕出一條細細的淺溝謝忠方才作罷。

立起身來對劉永道:“殿下這個新式鐵犁的鐵犁鏵的刃,尖端變小了不少,比以前的堅固耐用,不但起土省力,還可以深耕。”

“那依謝翁的經驗來看,用了孤的法子,大概明年夏天一畝麥田產量能提高多少?”

謝忠認真思考了片刻,沉吟道:“畝產大約比往年能提高兩到三倍左右。”

兩到三倍,雖然離劉永的期望值還小了一點,但是不急慢慢來,劉永還有一些方法來提高糧食產量。

“那好的,謝翁,我這就命冶坊開足馬力擴大新式鐵犁的生產,讓咱們聚裏盡快全部用上這種新鐵犁耕地。”

劉永來到陽安聚南邊的冶坊催促,也同時視察了聚南邊土地的播種情況。

陽安聚南邊的田地,屬於聚中的田地早就開始播種了,而陽安聚南邊小河對麵的為善裏周圍的土地仍然是荒蕪雜亂,雜草重生,沒有一點準備耕種的跡象。

………………

宜都郡治,秭歸

太守府

聞聽門卒稟報侍中廖立過府拜訪,在堂上處理政事廖化當即命功曹詹晏代自己開中門延請廖立到偏廳等候。

他自己則入內室更衣,褪下辦公穿的常服,把烏黑濃密的蓄發挽成一個發髻,戴兩梁進賢冠,身穿黑色官衣,腰配銀印青綬,有穆穆兩千石郡守大吏的風範。

然後才讓詹晏把廖立請到堂上相見,隻見來人年紀三十五六,頭戴貂蟬冠,腰間同樣配銀青綬,頜下留著濃密的短須,一雙明眸一開一合之間閃爍著極度自信的畢露鋒芒。

廖化能理解廖立的自負式自信來源何處——侍中,秩比二千石,乃是皇帝侍從近臣中品秩最高的官職。

掌殿內門下眾事,侍從左右,顧問應對,諫諍糾察,向公卿傳諭禦旨,皇帝出行則參乘騎從,名義上隸少府。地位尊貴親近,多授碩儒,以備谘詢。或用外戚,則“內幹機密,出宣誥命”。

首先官職上廖立就不輸於他,雖然郡太守秩兩千石,侍中秩比兩千石,看似高一級。

但後者屬於位卑職尊,不可等閑視之。

再看,官至兩千石之前廖化隻是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廖立的起點可比他不知道元高出多少倍。

荊州刺史劉琦卒,陛下繼領荊州牧,征辟廖立為從事,年未三十遷長沙太守。

建安十六年,陛下入蜀,諸葛丞相鎮荊土,孫權遣使通好於丞相,因問士人皆誰相經緯者,丞相答曰:“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讚興世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