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石頭》很具有現實批判主義的精神,一個關於盜取翡翠與保護翡翠的運動開始,卻碰撞出許多智慧的火花。賊仍然隻能是賊,而不擇手段的富人坑人害人,最終也逃脫不了害人害己的宿命。
影片有很搞笑的場景,讓人在輕鬆愉悅的狀況下看完這出鬧劇。得到更多關於社會現狀的一些思索,那就是現在很多人對“致富”的追求和絞盡腦汁,卻適得其反以慘淡的結果收場。”
“看了這部《瘋狂的石頭》,我又開始相信華夏的國產片是有很大希望的。如果真誠的去發掘,去栽培,去灌溉,收獲一定不薄。
什麼是觀眾喜歡的東西,相信那些大導演們擦亮自己的眼睛,別被衝奧的情節給弄了自己睿智的創意。
隻要走正道,前途一定光明,就象這《瘋狂的石頭》。”
“影片充滿了新時代的氣息,是一部難得的好片子。當今的喜劇好似走入了一個誤區,一味的裝瘋賣傻反而適得其反。
這部作品在當時是非常接地氣的,結合了大量的本土山城方言,使作品充滿了鄉土氣息,妙趣橫生。新導演,思路新,膽子大,包袱輕,敢想敢做。正是這種“新”,使這部名不見傳的電影一舉打敗了國內當時許多大導演的作品。
先刨除模仿因素,這部電影確實是成功的,它不需要投入幾千萬的費用去拍攝一些宏大的場麵,但卻能深入人心,以一顆石頭引起的故事,卻透漏出當時的真實。”
“喜劇是抵抗抑鬱的最佳姿態,你可能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你可能終日奔波在風塵路上,你可能累得笑不出來,在每個苦逼時刻,都可以擼一遍《瘋狂的石頭》。它不是醫療機構認證的抗抑鬱藥物,但它的笑果療效,非常顯著。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為了運氣好點兒,你我沒事該咧嘴笑笑。
不誇張地說,華夏喜劇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瘋狂的石頭》之前,和《瘋狂的石頭》之後。寧昊和他的草根天團,沒靠京式貧嘴娛樂大夥,而是用純粹的戲劇結構和精湛表演,為我們奉獻了一部耐看的喜劇片。
看一遍,會樂;過些日子,再看一遍,仍然會樂。這部令人發笑的電影,有點兒玩世不恭,但不是嬉皮笑臉,它其實很正經,正經地逗我們笑著,正經地撫慰著我們焦灼的心靈。”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純粹的娛樂商業電影,它並沒有想表達什麼過於深刻的主題,僅僅是為了單純的娛樂觀眾。
相比之下,華夏電影長久以來相當缺乏趣味性,電影人大都固步自封,多數認定藝術品質才是影片的唯一標準,而大大忽視了電影的產業特性。
多年來華夏電影隻有一個馮曉港能夠適時推出合乎觀眾口味的電影,用低成本換回大收益。事實證明中國已經不缺少能夠拍攝高水準藝術片的人才,而恰恰缺少的是能把握市場脈絡拍出成功商業電影的人才。
不要以為商業片比文藝片好拍,拍一部垃圾商業片自然很容易,但要拍出一部能讓觀眾喜歡的商業片決非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