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燚連一個眼神都懶得施舍給她,直接大踏步走到小姑娘身邊,握著小姑娘的手關切地道:“朕來了,別怕。”

秀娥看著這位帝王變臉如此之快,更是一臉不可置信,不是都說帝後不和嗎?現在是什麼意思?

“陛下……陛下不是和皇後娘娘不和,都分居了嗎?”

景燚聞言看向底下的人,眼神冷得仿佛能殺死人,“誰告訴你朕和皇後不和的?”

秀娥恐慌地看著景燚,難道是自己猜錯了麼?

景燚懶得理這個人,沉聲道:“來人,此人以下犯上,對皇後娘娘出言不遜,給朕拖出去!”

秀娥跪著哭道:“不要啊,陛下……娘娘,娘娘……”

虞槡見人已經被拖了下去,不過她倒也沒有要殺了這個人的心思,小懲大誡罷了吧。

“燚哥哥,我已經罰那人去馬棚了。”

景燚知曉小姑娘心善,從不輕易懲罰宮人,心中雖還有些陰鬱,不過還是答應了,“罷了,與與都說了,那便罰去馬棚吧。”

至此以後,宮中再沒有人敢傳帝後不和的流言蜚語。

經此事後,景燚也偶爾會打趣虞槡“護食”得很,虞槡卻不以為意,明明是旁人要同她搶的,她可不要讓。

其實“護食”的又何止虞槡一人,景燚又何嚐不是,連小景容都曉得要護住自己的東西,更遑論大人了。

燚哥哥說過,她是他的畢生所求,而他和景容之於她,也是。

第104章 番外四

要說周顯和王洵,二人現在也算是莫逆之交了。

因著王洵常常邀周顯過府相聚,漸漸的,二人原本不是很熟絡的關係竟也慢慢變得有話可談了。

要說王洵為何要邀周顯去府上的話,周顯至今都沒有想出來究竟是為了什麼,或許,是兩個人的政見相投吧。

而周顯不知道的是,王洵一開始當然不是單純邀他去談政事的,而是為了自家女兒。

可惜,兩人如今都成了莫逆之交了,而周顯和王憶情卻還隻是“好朋友”。

周顯並不知道自己幾年前救的那個姑娘就是王憶情,而王憶情也沒打算將那件事告訴周顯,她害怕說出來了以後兩人便不能像如今這般做自在朋友了。

她喜歡便好,周顯不需要知道。

而周顯也隻是將那個有才華的大家閨秀當做了紅顏知己,他們之間的相處很愉快。

許是年紀到了,周顯一直未娶,也沒有中意的姑娘,周母急得不行,但也不好去逼自己的兒子,這才時不時地旁敲側擊一下。

周府。

早膳過後,周顯今日不上朝,瞧著也沒有出門的打算。

周母知道自家兒子平日裏常走動便就是王洵王大人家了,怎的今日不上朝自家兒子卻不去走動了?

這麼想著周母便也就這麼問了出來,“顯兒,今日不出門?”

周顯點頭,道:“嗯,今日沒什麼事。”

周母想了想,笑著道:“娘近日啊老覺著悶得慌,沒個說話解悶的,憶情這幾日也沒過來走動。”

周顯愣了愣神,以前從未見自家母親如此喜歡一個姑娘,不過,若這個人是王憶情,倒也想得通。

“母親,人家姑娘也總不能時時過來陪您解悶對吧?”

周母一聽有些不高興了,這兒子怎麼是個榆木腦袋啊,“是啊,若憶情是我兒媳婦兒不就好了嗎?能天天陪我解悶。”

周顯笑了,道:“母親,我和人家王姑娘隻是朋友,你這般說叫人家聽見了多難為情。”

“難為情、難為情,我還真想她做我兒媳呢,你呀,認識人家這麼些年了,就沒想過要將朋友變成妻子嗎?”周母頗有些恨鐵不成鋼地道。

周顯沒有想過嗎?事實上是想過的,像她這般才華橫溢知書達禮的好姑娘很少能讓人不動心。

不過,周顯也就想過那麼一次,因為他發現王憶情對他也就是好朋友那般吧,發乎情,止乎禮。

周顯對周母道:“娘,我和她就是朋友,是知己。”

周母聞言歎了口氣,自家兒子不去爭取,難不成自己還逼著他去嗎?那是萬萬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