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第三人稱。最後一篇番外嘍。穀主還會開新文的,敬請期待。
茂陵,原為槐裏縣之茂鄉。相傳,武帝劉徹好遊獵,在茂鄉附近發現了一隻罕見的麒麟和一棵長生果樹,認定茂鄉乃風水寶地,便下詔圈禁此地,建造陵墓。
可惜呀,傳說隻是傳說。武帝的近身內侍高逢知曉,陛下選擇葬在茂陵,是因為那建章宮的前女主人的一句戲言。
她曾說,如果陛下葬在茂陵,清明節掃墓時順便擺上一碗魚翅羹。
如今,建章宮再?無寵妃入住。前女主人的名字也成了禁忌。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原以為,建章宮的無極殿,灰塵滿布,形同冷宮,便是陛下忘記了她的好兆頭。可是,當陛下帶回鉤弋夫人,並安置在甘泉宮中,高逢才明白,一世英名的陛下,恐怕早已將她放在心尖上,說不得想不得,卻也忘不得。
據聞,鉤弋夫人天生雙手握拳,待陛下的龍指輕輕一掰,就被分開,掌心裏還握著一隻小玉鉤。陛下大喜,隨即召幸。
高逢每每聽見甘泉宮裏的大宮女阿杏如此炫耀,都輕輕地搖頭。
若不是鉤弋夫人的側顏與她有七分相似,性子也是天真活潑,陛下哪裏會將對她的寵愛,一點點地轉移到鉤弋夫人的身上。唯一遺憾的是,鉤弋夫人的水杏眼,美則美矣,卻轉動不出她那雙月牙眼裏透出的狡黠笑意。
不過,作為她的替代品,鉤弋夫人必定寵冠後宮。
果然,鉤弋夫人看中衛皇後椒房殿外的一株梓樹,陛下就親自去趟椒房殿,為鉤弋夫人求取,移栽在甘泉宮裏。然而,梓樹不到半年便枯死了。
甚至,鉤弋夫人獲得陛下的恩準,可以自由出入於宣室殿,為陛下沏茶研磨。除了她,鉤弋夫人便是第二個進宣室殿的女人。當然,衛皇後也是有資格的,卻沒有興趣。
太始三年,鉤弋夫人誕下六皇子,賜名為劉弗陵,進封為趙婕妤。陛下喜極而泣,夜宿甘泉宮,抱著劉弗陵不肯鬆手,還是高逢冒著掉腦袋的危險才勸得陛下休息。
後來,高逢收的徒弟小曾子,一臉崇拜地向他討教勸服陛下的妙計。小曾子膽兒小,每回見到陛下,雙腿快抖成篩子了。
高逢長歎一口氣,遙指角落裏那棵矮小的桃樹。
他哪裏有本事說得動他們的千古一帝。隻是捧著忐忑的心髒,告訴陛下,桃花開了。
桃花確實開了,建章宮的無極殿那株,尤其豔麗,像極了她的笑容。
高逢在提醒陛下,鉤弋夫人不是她,劉弗陵更不是陛下與她失而複得的兒子。
當年,桃紅柳綠,陛下得知她有孕,歡喜了三天三夜,給未出世的孩兒取的名字,正是劉弗陵。
第二日,陛下返回未央宮,直至六皇子殿下滿月,才踏足甘泉宮。
這時,六皇子殿下劉弗陵,傳出與上古堯帝一樣懷胎十四月的福兆。
哼,高逢不禁暗暗鄙夷。太子厚德,深受陛下器重。趙婕妤野心不小,妄想撼動太子地位。關於懷胎月份,她曾經跟陛下爭論過,聲稱超過十月的,隻有一種可能,就是說謊。
果真,陛下聽後,淡然一笑,仿佛想起什麼,丹鳳眼裏蕩漾著柔情。
征和二年,巫蠱之禍。衛皇後和戾太子自殺。
陛下悲痛不已,將自己關在宣室殿,不吃不喝。
無奈之餘,高逢去了甘泉宮,向執掌鳳印的趙婕妤,跪求六皇子殿下劉弗陵,前去勸慰陛下。
當時,做著皇後之夢的趙婕妤,穿了一襲蘭煙雲裳,跳起了蘭兮舞,何等意氣風發。她小時候就聽父親講,李夫人李傾城,曾經是名滿長安城的嫣紅館館主,憑借著蘭兮舞,贏得陛下的傾心,一朝入了未央宮的鳴鑾殿,榮寵至極。
“娘娘,陛下處於喪妻喪子之痛,奴才以為宮中不宜起舞。”高逢難得好心腸一回,輕聲道。
不料,趙婕妤勃然大怒,命兩個侍衛捉住高逢,示意大宮女阿杏掌嘴。可憐的高逢,作為武帝的近身內侍,連丞相公孫弘都要給上三分薄麵。如今當眾受此屈辱,那顆本就脆弱不堪的尊嚴,扭曲成了惡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