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件事不會讓你對中國的印象變差,”她的眼神回到威爾森身上,仔細地端詳著這個長相精幹的外國人,他不帥,鷹鉤鼻有些大,從特定角度看,氣質有些陰沉,但總體說來,還算文質彬彬。“威爾森先生,能請你再對我描述一次案發現場嗎,我的同事已經轉述了,但我想要聽聽你的看法。”

威爾森扶扶眼鏡,“當然。”

他挪動了一下`身子,“該從哪裏講起呢……嗯,就從那天早上說起吧,我一般每天五點半起床,六點鍾出門晨跑,在這裏的時候也差不多,然後我到了公園以後,開始跑圈。”

劉瑕打斷他,“從哪裏到哪裏的兩圈?你知道,世紀公園是很大的。”

威爾森在地圖上給她指出來,“這兒到這兒,我每天都繞著這一段路跑。”

“每天都能見到高先生——也就是受害者嗎?”

她的問題當然沒安好心,威爾森的眼神落到她身上,似乎在掂量著她的用意,片刻後他笑了,劉瑕有種感覺,威爾森對她的用意已了如指掌。“當然,他每天都會在這幾個長椅上,不是在這裏,就是在這個角落,這好像是他的習慣。。”

“但這一次,你過去時沒有發現活人,而是發現了一具屍體。”

“是的,發現了一具屍體。”

“這是跑第幾圈的事?”劉瑕盯著問,語速在漸漸加快。

“第二圈。”威爾森也不自覺跟上,語調沒有半點遲疑。

劉瑕的瞳孔驟然縮緊,她猛抬起頭盯著威爾森:這個問題,他回答得太快了。

說謊者最明顯的一大特征,就是過快的反應速度,在正常的詢問中,尤其是對於時間點的相關問題,人們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推敲、聯想和回憶,因為一般人的時間感不是那麼強,且在如此重大的事件刺激下,更容易忘記細枝末節。對於細節問題回答得過快、過仔細,都是事前做過準備的有力證據,真相往往是模糊的,隻有謊言才仔細動聽。

“威爾森先生,你的記憶力非常好……”她的語調變慢,眼神變冷,營造出一個漸起疑心的警探形象,“一般人很少能回憶得這麼仔細的——”

她頓了頓,似乎因為對威爾森的好感,又給了他一個台階,“是因為第一次詢問中,我們也問過你這個問題嗎?”

威爾森的眼神中出現少許笑意,隨著劉瑕逐漸發揮出自己的實力,他的態度也越來越從容,眼神中的禮貌漸漸褪去,像是有個新的他從這值得尊敬的衣服底下探出來,興味盎然地打量著周遭環境——用句直截了當的話來形容,威爾森的眼神,是老司機的眼神。

“不是哦。”語調也壓低了,變得更溫柔,像是在玩個遊戲,“第一次詢問裏沒有問……我是個時間感很強的人,很注意細節,每天晚上我都會確認我的運動軌跡,從那個時段我的跑動距離來看,發現案發現場時,我剛跑到第二圈。”

“我可以看看你的運動記錄嗎?”

“當然,我可以給你發郵件共享。”

“……不能從你的手機直接看嗎?”

“抱歉,這違反了公司的保密條例,我的手機也受安全條款管束,想要檢查手機的話,你們得先拿到搜查令才行。”威爾森扶了扶眼鏡,眼睛裏閃爍著幽默的光芒,“不過,恕我直言,我看不出我的手機和案發現場有什麼關係。”

劉瑕注視著他,忽然也露出個微笑。

“是的,我也不知道有什麼關係,隻是隨便問問——像你這樣的好市民,怎麼能說動法官簽發搜查令呢?是不是,威爾森先生?怎麼也得在審訊中先找到證據再說,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