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這麼有娛樂性的案子都沒出麵吐槽,沈欽不是在忙,就是不敢/不能/沒心情出聲,看起來,昨天自己的回應,雖然已經經過再三考慮,態度上極度克製,但終究是對他造成了一定的打擊。

“劉小姐,你能不能幫我追你?”

“你為什麼不讓索隆把魔戒丟進末日火山?”

……好吧,這句基於本能的吐槽也許不算太克製,不過她也很快做了補救不是嗎?從邏輯上來說,沈欽當然可以做出這樣的懇求,不過即使她願意配合,對他的幫助也很有限,再說,她始終覺得他的‘追求’隻是對於痊愈的本能渴望,是一種求助的表現……

*有看到剛才的監控嗎?*——在按下發送鍵以前,她又把文字刪掉了:不行,雖然簽了第三者知情許可書,但終究,主動和沈欽吐槽,與他半強迫介入,自己半無奈配合還是有不同的,她這是怎麼回事?難道這麼快就培養出了與沈欽交流谘詢的習慣?這可並不太好,在她原本的認知中,默許沈欽對谘詢的偷窺,隻是因為這似乎是他治愈自己的一種特殊形式……

唔,不過歐陽邁的案例,和沈欽的契合度似乎要比錢小姐、孫女士都更高……

劉瑕發覺,她在給自己主動聯係沈欽尋找理由,她搖了搖頭,幾乎是報複性地關掉了整個q.q,打開郵箱準備下載歐陽邁的谘詢錄像:她不會太采信原本負責歐陽邁的王谘詢師所做的診斷,但原始谘詢錄像可以透露不少信息,幸運的話,她可以在幾小時內驗證自己的初步猜測——

“嗯?”看到郵箱裏有一封發件人是空白的未讀郵件,她的眼睛眯了起來,鼠標移上打開——劉瑕永遠不會承認,當然,她現在也還沒有發覺,在看到這封郵件以後,她的呼吸頻率明顯放鬆了下來,肩線鬆弛,嘴角噙笑,不需要是微表情專家,也可以很容易地說出,有一種壓力源業已消失,她的心情,確實有了很大的改善。

郵件有一個直白的標題——《情書》,格式也十分嚴格:

情書

劉小姐,早上好,現在你應該已經起床了吧,我希望這封信能在早餐時分送抵你的信箱,這樣,你就能一邊享用咖啡,一邊從容閱讀——ps,我知道你有ipad,不過沒把郵件連上賬戶,這是個很方便的功能,所以我擅自為你操作了下,下次你可以直接拿pad看信,會比手機閱讀更有情調。

你昨天對我說,你不知道怎麼追求你才是好的方式,無法對我提供幫助,因為你從未被人追求成功。我考慮過你的回答,這邏輯無懈可擊。

所以,我寫了個算法,最後結論是:情書是最適合的追求手段,也是你最有可能未體驗過的追求手段,因為這一習慣已經逐漸被人們拋棄(除非你在小學時代曾收過情書,那樣的話,這封信你就可以別往下看了)。

出於某種莫名的原因,情書的撰寫好像比聊天要難很多,我試過用點表情來調節氣氛,但那很怪,所以我就直接展開正文:

……//不知道寫什麼好,這個省略號等下要刪掉

事情是這樣的,劉小姐,在遇到你以前,戀愛對我來說,是很可笑的一回事,我根本不知道兩個人湊在一起有什麼樂趣可言,事實上,別說戀愛了,現實世界對我來說,都極端缺乏意義,在最理想的狀態下,世界就像是一個幻影,隻有在我感興趣的時候才會化虛為實,和我發生短暫的交叉,其餘時間,它和我沒有半點關係。網絡和機械,構成了我世界的基石,它們是堅實的,牢靠的,可預測的,它們應該得到極大的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