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鎮威將軍兼左鎮將軍玉帶侯韓騰。第八位,無貳將軍維新伯香得功。第九位,玉帶右營將軍鐵山伯丁推善。第十位,追贈從事將軍玉吉人。第十一位,從□將軍玉淩雲。第十二位,歸誠將軍可飛虎。第十三位,百黠將軍安便男張小。又閱飛鳳閣功臣:第一位,左丞相兼吏兵二部尚書寅亮侯左貴妃花容。第二位,右丞相兼禮部尚書神機侯右貴妃趙無知。第三位,都督神都大元帥篤孝侯中貴妃紹龍飛。第四位,神鏟將軍兼蕩寇元帥嫵媚侯貴妃可足足。第五位,徵東大將軍無力公西貴妃趙公挪。第六位,鎮南將軍多智侯南貴妃可嬌鸞。第七位,神槍將軍解意侯貴妃白雪燕。第八位,鎮中將軍兼戶工二部尚書伏魔伯貴嬪白萬寶。第九位,神■將軍存存侯真妃可炭團。第十位,神棒將軍著翅伯真妃紹秋娥。第十一位,神箭將軍六宮總管司自如伯真妃樂更生。第十二位,神斧將軍擒虎伯貴嬪可香香。第十三位,神耙將軍馬後伯貴嬪張鐵鐵。第十四位,神鋤將軍馬前伯貴嬪張銀銀。第十五位,神刀將軍行人司彩嬪竇小端。第十六位,左鎮副將軍繡旗伯夫人司馬杏英。王與後一一閱畢,後曰:「猗歟盛哉!昔周之十亂,隻一婦人。今雖兩閣並峙,而豐功偉業,翻在鳳閣諸臣。笏山雖中國一隅乎,然創造之奇,千古無兩。後之錦繡才人,必有傳其事以補正史所夫及者。王亦嘉嘆不〔已。乃〕召花容以下,宴於飛鳳閣。諸臣畢至,王念及萬寶、嬌鸞,不禁悄然不樂。後知之笑曰:「天傾西北,地缺東南,宇宙之大,猶有所憾,而況人乎。君子論其大者、遠者,些些兒女□□,何足以累盛德。」時司馬夫人後至,襝衽拜手,為幼男雲次,上珠囊頌。先是杏英長男墓生,生得鐵臉銀眉,熊腰猿臂,最多力,娶可當之女為妻,後為佐命功臣。幼男雲次,貌如好女,聰穎喜讀書,時才十歲。王覽頌,大嘉賞。命紹秋娥為媒,令尚金相公主。公主為可貴妃足足所出,與四王子孿生的。明日,可介之之子瑤章,亦十齡,上玉牒文,中寓箴戒。王命並書之禦屏,以示後嗣。亦尚金心公主,公主為樂真妃更生所出。由是年豐刑措,致太平者二十餘年。
凝命三十九年,王崩。太子玉生立,是為湣王。昏淫不道,權歸丞相紹繼文。繼文本降王紹潛光養子,由進士起家,以權術取相位,勢傾中外,弒湣王,而立山太妃之子寄生。時玉太後已薨,山太妃及花容無知等,亦相繼薨。寄生懼繼文之勢,恐復被弒。乃與福生奏趙太妃公挪逃往無力,起兵討亂,不克而還。基生、連生亦奉可太妃足足逃黃石。繼文乃立張貴嬪銀銀之子武生。貴嬪亦薨,武生才七歲。政〔從繼〕文出,自稱攝王。黃石侯玉重華英武有雄略,亦奉星生、連生,起兵討賊。韓墓生首倡義旗與弟雲次謀,乃招駙馬都慰可瑤章起兵助重華。三人皆智勇之士,乃擒紹繼文〔遂戮〕之。誅其黨五十餘人。眾以為擾亂之餘,非幼主克負荷,乃廢武生為保壽侯,迎福生於無力,將立之。福生曰:「世治則論長幼,世亂則論賢愚。今四王子賢,天不欲定笏山,必不虛生四王子。今諸文武舍四王子而不立,是欲再亂笏山也。」乃立星生,是為造王。追謚顏少青為神武王,玉太後為恭靜王後。尊母可太妃足足為王太後,趙公挪、紹龍飛為王太妃。笏山復平。造王崩,傳位連生,是為守王。守王復十二傳,而滅於趙氏。顏氏之後,逃出笏山,隸蒙化籍者百餘人,固和尚其裔也。始終元要,和尚猶能歷歷言之。予養痾兩樹園,短榻長書,無以破寂,記和尚之言,交心鬥角,用小說家演義體飾而記之,共得六十九回。⑨本⑨作⑨品⑨由⑨思⑨兔⑨網⑨提⑨供⑨線⑨上⑨閱⑨讀⑨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