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董,蒙都未來上市嗎?”
韓楓微笑,“上。而且,我們要做好去米國,至於也在港城上市所準備。”
“可是我們現在不是成員,這個——國內的股市,我研究過,隨機性太大。”方剛想起來自家老板是怎麼拿到的第一桶金,於是不好意思的笑了,“韓董,我不是……那個意思。”
哈哈。
韓楓笑了一下,“這有什麼?我們蒙都的基礎是從股市上得來的,沒有那六千萬,也就沒有後來的這一切;未來投資體係之下的所有企業也一樣,沒有當時英國彙率危機等大事件,未來集團的啟動資金也沒著落,就不會踏上電子行業的那塊跳板。”
“是,是。”
方剛認真的點頭,“股市的作用不就是重新轉換資金嗎?錢就是應該向使用他的方向流動,不然趴在帳戶上,實在沒什麼用。”
“對。”
韓楓握了下方剛的手,“學長的在理,錢躺在銀行裏,趴在個人帳上就不是錢,是紙,甚至就是個數字。隻有花出去再賺回來,讓它動起來,才能真正具備一般等價物的意義。”
柳詩雅這半年一直在奔波中將一千一百一十一家門店進行了整體規範化梳理,剔除了三十多家不合規的加盟商,重罰了三家出了問題的地區直營店,將各地區的中心配給基地進行電子管理化升級,可謂馬上停蹄,從沒有一時是閑下來的,整整改了半年之久,終於讓喜羊羊完成步入了正規。日淨總利潤達到450萬元。
這個數字,已經相當驚人——可是她的期望值是日淨一千萬。
“詩雅,這已經是上限,問題不在我們經營上,而是中心基地和采配管和各門店的成本飆升,有這個成績已經相當不錯,而且如果向一下步萬家門店擴張的話,最大的難題其實是管理邊際,將有巨大的成本消耗在人力管理方麵,所以暫時我們不理會別人怎麼做,他們願怎麼擴張就怎麼擴,我們轉型向質量,向精細化和服務上過渡。”
柳詩雅清秀的麵龐閃過一絲認可的笑容,“你是不是自學了管理學?”
“沒有。”韓楓樂了,“真沒有。我是通過你這麼奔波體味到的,做企業不能把自己做的累死,所以,當下,我們有這個規模,暫時先穩住,進一步擴張嘛,等兩年之後再。”
“為什麼是兩年?”柳問。
“兩年的時間,我有信心將全國的基幹網聯通到地區城市以上級別,到時候我們可以用計算機來做很多的事情,在成本上就會大幅度的降低一些,管理模式上也會發生變化,那個時候,我們再向萬家規模衝擊。”韓楓知道柳詩雅的萬店計劃,隻是現在還真不是急速擴張的時機。
柳詩雅對網絡還很陌生,留學時日本當時也沒有。
“網?是個什麼網?”
她有些不解,反問。
韓楓為之一愣,立即想起來,這是九三年秋,就算是之前留學日國的人,也未見知道這個詞代表的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