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師道看出雲梟是群俠首腦之一,在冰封石獨山後,就想再擒住他,以脅群俠。他施展“冥冥鬼爪”,眼見就要擒下雲梟,忽見雲梟身側有一人挺身而起,擋在了他的鬼爪與雲梟之間。
是無邪,雲梟為躲避冥冥鬼爪,慌不擇路來到他的身邊,他又怎麼能讓救援自己的群俠落入聶師道之手,唯有挺身擋在其間。
聶師道看清是無邪,凝爪不抓,森然道:“看來你是不肯接受我的提議,決意與我為敵了!”
無邪昂然道:“我不能因為貪念黑暗的力量,就放棄了光明。”
聶師道一歎,無邪即然已經做出決擇,他也唯有放棄。冥爪再伸,就要收回附於無邪之身的九世前身,任其自生自滅,他也不再與群俠糾纏,就此遠走高飛。
聶師道的鬼爪剛剛沾在無邪的衣襟,陡然之間背後一道疾風急掠,有股巨大的潛力如暗流湧至。
聶師道回身出掌一擋,卻是一股虛無的拳勁,與他的掌力一觸,相互抵消。聶師道隻覺這道虛無的拳勁所蓄力道竟然還在喬橫揮動的狼牙棒之上,不禁頓住身形,要看是何人有此內力。
隻見陡峭之極、山羊也難攀越的山路之上,竟然飛奔而至一匹白馬。馬上端坐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背負銅鼓,腰帶寶刀,人如獅,馬如龍,眨眼之間已到近前。
這人在數十丈憑空發拳,拳勁就能就能對聶師道造成威脅,這一身修為更遠在石獨山,會是何方高人呢?
聶師道心中的疑問就被解開,隻見石台上群俠齊聲歡呼:“是白大俠到了!”無邪也是喜極而泣:“爹爹,爹爹!”
來人正是無邪的父親,天下鏢盟盟主,烈陽莊主,大宋十大英傑中的中州大俠白景泰。
他從華山騎著下三濫的龍駒天馬,如風似電疾馳而來,一上來就以“百步神拳”從魔掌之下救出了愛子,臉上卻無一絲欣喜之色,疾聲高呼:“這魔頭邪力太強,大家聽我指揮,布成‘天罡八卦陣’,合力滅此地煞。”
在白景泰的指揮下,群俠中功力稍弱的的全都退出石台之外,隻留下七位功力高強,又有異寶在身的高手,與白景泰合力布成了天罡八卦之陣。
白景泰自居南方乾位,手執“烈陽寶刀”行天之太陽之力;驅除寒氣的石獨山居北方坤位,拿來覆地席行地之太陰之力,武權站在東方離位;提著“火龍燈”行火之中陽之力;江騰蛟居西方坎位,用“寒江魚簍”行水之中陰之力;雲梟在東北方的震地,以“霹靂彈弓”行雷的少陽之力;張艮居西北艮位,以“金石膽”行山之少陰之力;文青豐居西南方的巽位,以“陰陽扇”行風的陰從陽力;熊羆居東南兌位,以“百獸陷空夾”行澤的陽從陰力。
武媚兒和張娥真雖然各有凝翠刀和陰陽寶鏡的異寶,隻因身是女流,無法配合陣勢,隻能退開,守護在無邪的身邊。
聶師道隻見這天罡八卦陣勢一旦布成,陰陽二氣覆罩其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質貫穿其中,乾、兌、震、巽、坤、艮、離、坎八方聚合,天、地、水、火、雷、山、風、澤八極之力齊彙。
陣中蓄含的威力比之華山聖地的“五嶽真形陣”也不遜多讓,更要緊的是此陣聚合天罡之力,確是克製地煞的不二法門,實在猜不出白景泰是從何處得到的這等曆害陣法。
他知道今日之勢已難善罷,若再下手容情,不但難帶著無邪闖過紫荊關,隻怕陷身此地也未成知。他喟然一歎,也隻有盡出全力,不惜與中原正道激烈衝突了。
布成天罡八封陣的群俠之中,以白景泰最強,以張艮最弱,若是以常理推測,破陣就應該從張艮處著手,再堅韌的鎖鏈也總是在最弱的一環斷折,破陣攻其最弱一點絕對上一策。
可是聶師道見此陣渾然天成,張艮所處的艮位看似最弱,但有白景泰、江騰蛟在衛,石獨山、武權為援,一擊攻其不下,就要陷入其中。
他認為此陣唯一的弱點就在於是白景泰倉促間布成,精通陣法變化的隻有白景泰一人,隻要將他擊破,此陣不破自破,所以他不取最弱,反而從最強處入手。
聶師道長嘯一聲:“高山月圓,能與中原群俠放手一搏,亦快事也。”掌發陰風,中宮直取居於南方乾位的白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