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伸手的瞬間,一條巨大的猙獰的疤痕突然暴露了出來,我看在眼裏,不由一怔,冷汗冒出來的同時,嘴裏嚼著的饅頭也不由自主地掉了出來。
和尚見狀,隨即哈哈大笑,扶起寬大的衣袖,指著拿到難看的傷疤,說:“怎麼。一道疤就把我們的小公主給嚇愣了嗎,還說自己是男人???”
“別怕,多虧了那道疤才有爹爹的今天啊”父親摸著我的頭,看著和那道疤意味深長的接話道。
“唉,光陰似箭啊~”和尚長長歎了一口氣,放下手裏的饅頭,目光看向虛無,說著。
“32年了”爹爹也陷入了回憶。
“罪孽啊,罪孽。老僧此身唯求放下當年的愚昧所為。”
“當年的事又何必再計較,要不是司徒你相救,王某早已命喪黃泉了。”
“不提也罷。每次回想起那些可憐的婦女孩子,老僧真是心如刀割啊。”
“唉——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司徒兄進入佛門以來,屢屢為善足可以抵當年之過了”
“罪孽啊,終其一身也贖不會來罪孽!”
話說32年前(建元年間),淮河流域白虎山一帶,山賊橫行,這些山賊不僅數目眾多而且分幫流派各自為政,劃地為營。
他們常常出沒於淮河流域一帶,做著燒殺搶奪的勾當,無惡不作,一時引起當地居民的恐慌,驚動了當時的朝廷。
而在這裏,不論是山賊還是官宦階層,隻要一提起“鬼吹燈”這三個字,無不嚇得麵色蒼白,更別說平民百姓了。真正的談賊變色。
鬼吹燈是這白虎山一帶最大的山賊幫派,該幫的幫主人稱大王,是一個30多歲的男人。
對於他的了解,人們所知甚少,包括他的手下。
人們隻知道這個無惡不作的家夥姓司徒,外號“鬼吹燈”,有一身邪惡的功夫,而且心狠手辣殺人無數。因為專門在夜間活動,隻要進得了人家的屋,伸手之前先要滅了人家的燈。而取得這樣一個名字。
他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聽說別人見到他的時候,他總是一個人。
他曾經夜闖知府大人家中,把知府大人索要銀兩,知府大人不給,結果他一怒之下,將知府大人的褲子扒了拿刀閣下人家的兩半屁股走人。
第二天,城裏的牆上貼滿了知府大人被割屁股的布告。
而知府大人自己則一夜間連氣帶痛在加上失血過多,沒幾天便一命嗚呼了。
知府大人的死,是史上最沒麵子的。於是,人們更加懼怕鬼吹燈。
新上任的知府是當時皇帝的一個遠房親屬,曾一時發誓要找出“鬼吹燈”,以殺頭問罪。然而他沒有想到最終的下場卻是,捉賊不成反而惹禍上身,還險些賠上了自家性命。
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是有名的花柳愛好者,搶占民女,奪人妻子,這樣的事他還真幹了不少。
話說,這剛到任還沒幾天功夫,這知府大人便耐不住寂寞,乘著轎子夜遊怡花苑去了,到的卻是一座破廟。抬轎的4個人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一個蒙臉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