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中情》作者:生煎包子
☆、第一章
雨夜,破廟
往篝火裏扔進一根木柴,一個有些邋遢的男人蜷著身子,貪婪地感受著火堆邊的溫暖。
八月的京城,已經漸漸有了涼意。如果說在白天男人身上單薄的衣服還能抵禦早秋的寒風的話,晚上的他幾乎被凍的夜夜夜不能寐。
火焰跳動,映出男人的麵容。
北方漢子特有的硬朗方臉,身高七尺,虎背熊腰。濃眉大眼配上略厚的嘴唇,端的是一副老實人的樣子。
隻是男人身上布滿汙垢和補丁的布衫,還有臉上的煙漬灰塵,顯示他的際遇不佳。
事實上,應該說是非常的不好才對。
男人名叫李琛,和他的名字一樣,是一個耿直而熱情的東北漢子。生長在東北大森林中的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獵戶,以打獵和售賣皮毛為生。這樣的男人,放在北方一抓一把,平平無奇。
半年前,遼東大旱,本來隨便撒下種子,無需照看便能豐收的黑土地上,整整三個月都沒有下過一滴雨,農民苦不堪言,連森林都因為連續發生了幾次大火而基本上不能獵到獵物。
人總是要活下去的,不能生存的話,隻能拋開故土,尋找生的希望。
於是帶著他祖傳的佩刀和弓箭,李琛隨著難民的大流一路往南,來到了京城。
和一般漫無目的的難民不同,李琛感覺自己是有主心骨的。
因為他懷裏揣著的,是三年前大姐趙敏兒嫁入京城陳家時,托人帶回的家書,上頭有著大姐夫家在京城的位址。
李琛從小就失去爹媽,唯一的阿姐又是當爹又是當媽將他拉拔大,李琛對阿姐極為敬重感激。
等到李琛長成七尺男兒,阿姐卻早就過了女子最好的婚嫁年齡。看著如此賢慧的阿姐因為自己獨守空閨,這讓李琛愧疚不已。
幸得村長提點,很久之前李琛父母在世時,曾經和鄰村的陳家定過娃娃親。隻是定親後不久,陳家的人便因為經商搬去了京城,聽說在那裏發了大財,也不知道還認不認這門親事。
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李家派人送去了信物進京,卻遲遲沒有得到回音。
本以為這親事八成要黃,畢竟陳家現在家大業大,反觀他們窮的隻剩下一件破草屋,實在是齊大非偶。而且阿姐也已經二十五了,人家看不上也是理所應當的。
沒想到陳家居然吹吹打打遣人送來了豐厚的聘禮,直接將李敏兒接入了京城。
關山萬裏重重隔,不見爹娘淚兩行。
阿姐這一去,便入了深深豪門,不聞音訊,讓李琛心焦不已。
總算趙敏兒半年後寄來一封,也是唯一一封家書,告訴小弟自己過的很好,讓小弟不比擔心。豪門大院,不比小戶人家,她作為主母無法經常與娘家聯係,讓李琛自己照顧好自己。又說萬一出事,務必來京城投靠自己。
於是帶著阿姐的信和滿懷的希望,李琛曆經千辛萬苦輾轉來到了京城。
迎接他的,卻是一戶空空的大宅,和姐姐死去的消息。而陳家也在姐姐的七七滿了之後,搬離了京城。
聽到噩耗的李琛就像是被壓上最後一根稻草的駱駝,幾個月來餐風露宿身心俱疲的他終於轟然倒下。
在客棧調養了半個月後,李琛終於痊愈,同時也花完了身上所有的盤川。
他想去找那個叫做趙念的姐夫,卻始終打聽不到他的下落,他想找份工作現在京城安身立命,卻總是四處碰壁。
無奈何,堂堂七尺須眉,曾經在十萬大山,廣袤深林裏騎馬拉弓的大漢,淪為了卑微的乞丐。
再趕走了本來占領著這個破廟的乞丐後,李琛就在此處棲身。白天外出乞討,晚上就在這裏烤火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