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學習博弈論的目的,不是為了贏得更好的結局,而在於享受博弈分析的過程.

博弈論就在你身邊

阿普頓是普林斯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被安排在愛迪生身邊工作,他對

依靠自學而沒有文憑的愛迪生很不以為然。

一次,愛迪生要阿普頓算出梨形玻璃泡的容積,阿普頓點點頭,心想:

這麼簡單的事一會幾就行了。隻見他拿來梨形玻璃泡,用尺上下量了幾遍,

再按照武樣在紙上畫好革田,列出了一道算式,算來算去,算得滿頭大汗仍

沒算出來。一連換了幾十個公式,還是沒結果,阿普頓惠得滿臉通紅,狼狽

不堪。

愛迪生在實驗室等了很久,覺得奇怪,便走到阿普頓的工作問,看到幾

張白紙上密密麻麻的算式.便笑莢說:“您這樣計算太浪費時間了。”

隻見愛迪生將一杯水倒連玻璃泡內,交給阿普頓說:“再找個量筒來就知

道答案了。”阿普頓茅塞頓開,終於對愛迪生敬服.最後成為愛迪生事業上的

好助手。

有時候。科學並不一定意味著煩瑣的計算與剝量,而是一種有濃厚藝術

氣息的思維方式。前者固然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但是後者同樣可以用一種

出入意表的方式曲徑通幽。這種方式,與我們在生活中運用博弈科學有異曲

同工之妙。大量的教學模型嚇不倒我們,因為我們可以對它們置之不理。

有一個腦筋息轉彎問題是這樣的:

在什麼情況下零大幹二,二大幹五,五又大幹零’

答案是:在玩“石頭.剪刀.布”遊戲的時候。

博弈.就是用這種遊戲思維來突破看似無法改變的局麵,解決現實的嚴

肅問題的策略。在博弈中,每個參與者都在特定條件下爭取其最大利益,強

差一

者來必勝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無出頭之日。因為在博弈中,特別是多十參

與者的博彝中,結果不僅取決幹參與者的實力與策略,而且還取決於其他參

與者的製約和策略。

事實上,博弈過程本來就不過是一種日常現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

薷要先分析他人的意田從而做出合理的行為選擇,而所謂博弈就是行為者在

一定環境條件和規則下,選擇一定的行為或策略加以實施並取得相應結果的

過程。

博弈論用途很廣。但正如上文所講,博彝論原是數學運籌中的一個支係,

其研究運用了種種的數學工具,一般讀者如何能掌握呢?

這裏存在著一個矛盾。一方麵,正如馬克思所說:一種科學隻有在成功

地運用了數學時,才算是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另一方麵,數學似乎成了

博弈論和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之間的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麵對這條鴻溝,很多人的反應要麼是聳聳肩膀走開,少數人台企圖通過

學習教學柬菠過。但是這兩種反應都忽略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一個不會編

程的人麒樣可以成為電腦應用高手,沒有高深的數學知識,我們同樣可蹦通

過博弈論的學習成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就像孫臏沒有學過高等數學,但是

這並不影響他通過運用策略來幫助田忌贏得賽馬。

博弈論首先是我們思索現實世界的一套邏輯,其次才是把這套邏輯嚴密

化的數學形式。博彝論的目的在於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們學習博弈

論的目的.不是為了享受博彝分析的過程,而在於贏得更好的結局。說到底,

博彝論畢竟隻是一個分析問題的工具,用這個工具來簡化問題,使問題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