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圖書!網友上傳是為了宣傳本書,版權歸原作者。
<篇名>本草經解
書名:本草經解
作者:葉桂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錄>
<篇名>序一
內容:夫立言者不其難哉。或敷陳繁賾而肯綮無聞。或梗概粗呈而源流俱昧。失則維均。故職
詳未若職要。而明其當然。又必抉其所以然。正如經籍。漢唐注疏。亦雲詳矣。宋賢則略名
物
而窮義理。斯道始朗如星日。今醫之本草而有綱目。猶經籍之有注疏也。終身學而未知注疏
者眾矣。而醫之於綱目亦然。畏其繁重記誦維艱也。驚猶河漢。會歸不易也。於是乎因陋就
簡
。承訛襲謬。凡 然刀圭漫試。自詡良工。與夫坐擁皋比。居然名宿。滔滔皆是。堪一歎
也。古吳葉先生儒者也。邃於易而善醫。即以易之盈虛消息。通乎劑之緩急輕重。著書等身
。其一為本草經解。於本經三百六十五種而損之。而益之。凡一百七十有四。其詮釋也縷析
詳明。其製方也斟酌盡善。蓋東璧之書淹通博大。此則撮其至要。潔靜精微。固義文家法。
一立言而三不朽具焉者也。其錫山王君悅田。為海文殿元之群從。學易於先生。兼得活人之
術焉。間出此視予。予尋繹再四。謂是論衡也。忍終秘乎。頃者家大人於政事餘暇。刊布方
書數種。補子惠所難周。掖斯人於耆艾。顧物藥則其權 也。並鍥是書。欲學人鹹奉為指南
。譬若經生。即未遑遠稽。討矜奧博。但力守宋賢傳注。深=
內容:氣溫。味甘無毒。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
不饑。
術性溫。稟天陽明之燥氣。入足陽明胃經。味甘無毒。稟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陰脾經。氣
味俱升。陽也。風寒濕三者合成痹。痹者拘攣而麻木也。蓋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骨也
。死肌者。濕邪侵肌肉也。痙者。濕流關節而筋勁急也。疸者。濕乘脾土肌肉發黃也。皆脾
胃濕症。術性甘燥。所以主之。胃土濕。則濕熱交蒸而自汗發熱。術性燥濕。故止汗除熱也
。脾者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濕。則失其健運之性而食不消矣。術性溫益陽。則脾健而食消
也。煎餌久服。則胃氣充足。氣盛則身輕。氣充則不饑。氣納則延年。所以輕身延年不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