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段(1 / 1)

答案似乎很簡單,它是所有宗教的共同點,人類是不朽的,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學我們的課程。我們都在學校裏,要是你相信不朽,一切就簡單了。”

“若人的某部分是永恒的,並有足夠的證據和曆史支持這點,為什麼還對我們自己做這些壞事呢?為什麼還要踐踏別人以謀私利,實際上是當掉了我們的課程?最終我們似乎都要到同樣的地方去,隻是速度不同。

沒有人比其他人更偉大。”

“想想這些教訓。

理智上,答案都已經在那裏,不過它們需要透過實踐來得到經驗,經由感受和實踐這道理,而變為潛意識中永久的印象,才是關鍵所在。

光在主日學校背誦它是不夠的,隻有空談沒有行動並無價值。

讀到或談到愛、施與、信仰是容易的,但是去做它、去感覺它,幾乎需要達到一種意識的改變狀態。

不是酒精、藥物或一時情緒的短暫改變,恒久的改變是靠知識和體會達到的,靠行動和實踐來維持的,必須把這個幾近於神秘的東西透過練習,把它轉化成日常生活般熟悉,把它變成習慣。”

“要了解:一個人並不比別人更偉大,去感覺這點,練習去幫助別人。

我們都行駛在同一條船上,要是我們不團結的話,我們這個星球真的會很寂寞。”

另一個夢裏,我問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你說我們都是平等的,實際情況明明是相互矛盾的:我們的美德、脾氣、財產、權利、能力、天賦、智慧、運算能力等等,沒有一樣是相等的?”答案是個暗喻。

“這好比每個人心裏都有一顆大鑽石。

想像一顆一尺見方的鑽石。

它有一千個麵,但麵上蒙上了塵土及油垢。

靈魂的工作就是去清潔這些麵向,使它恢複光彩,能反射彩虹的多種顏色。”

“現在,有些人已清潔了很多麵,使鑽石發出動人的光芒。

另一些人隻清理了幾麵,所以還不能如此閃耀。

但是,在灰塵底下,每個人心裏都有一顆純潔的千麵鑽石。它是完美無瑕的。

人們間的差別隻在於經過清潔的麵數不同。

但每顆鑽石都是一樣的,都是完美的。”

“當所有麵向都已清潔,能反映完整的光譜時,鑽石就回複到它原來的純粹能量狀態。

光仍留下來,就好像製造鑽石的步驟反過來,所有壓力都釋放了。

純粹能量保存在各色的光芒裏,而光裏有意義和知識。”

“所有的鑽石都是完美的。”

﹌思﹌兔﹌在﹌線﹌閱﹌讀﹌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413913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