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有必要向業務經理及屬下說明,主管的首要職責是領導而非管理,有些問題與秘書商量即可。若是擔心業務經理不屑與秘書打交道,至少可先著手建立兩者之間的關係——有一天他終於會覺悟,身為主管,不必事必躬親。? *閱讀醫學雜誌:此事或許並不十分急迫,但經常吸收新知,使培養專業素養與信心所不可缺少的。你也可在下次部門會議中,建議員工訂定計劃,分別閱讀這些雜誌,並提出心得報告;或者選出重要文章及摘要,供全體傳閱。? *準備下個月的業務會議:你可指定屬下分工合作,代表不同的意見於業務問題,分析全體業務人員的困難與需要。並在1周或10天內提出完整的議程建議,由你做最後決定,並且付諸實行。 ? *部屬在設定議題前,應逐一訪問業務人員,或抽樣調查,千萬不可閉門造車。議程訂定後,應及早分送每位出席者,以便預先做準備。? 如果屬下不習慣這種方式,你應該詳加說明用意與優點。並且訓練他們思慮遠大,對交辦的工作要有責任感,彼此分工合作,在一定時間內交出夠水準的成績。? *產品發生質量管理問題:產品除了問題,必須徹底檢討原因。倘若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就應該指定專人深入研究,並提出解決辦法。或者授權屬下自行解決,但將結果呈報。? 經由以上的安排,這一天的工作包括了授權、訓練員工、準備主管會議、打一通電話、吃一頓頗有收獲的午餐。如果每一天都能把握同意的原則,不久你就會在為急事纏身,而能靜下心來領導、擘劃。? 或許有些人認為,這種做法太理想化,難道真有完全不必麵對突發事件的經理人嗎?我承認這種作風的確相當理想化。但本書的主旨並非“毫無效能人士”的行事方法,而是“高效能人士”的工作準則。高效能原本就是指的追求的理想。 ? 當然,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突發事件,況且縱使規劃在完善,仍然可能發生意外。隻不過我們可以將急務減少到不影響正事的地步,免得時時處於壓力過大的狀況下。壓力畢竟有損於判斷力與健康。? 我必須再次強調,堅持原則需要耐心與毅力,培養把握重點的習慣也是這樣。幸而隻要踏出了第一步,總有成功的一天。一旦自己搬到了,還要鼓勵別人跟進。? 我承認,在家庭或小型企業中,授權可能行不通。但有心人仍可舉一反三,加以變通。運用之妙,完全存乎一心。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123456789JB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