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言

遠篇論文具有在寫它的那個時候的特點和它的作者的背景。它是在大蕭

條初期所做的要的比較深刻和比較全麵的貨幣理論奠立基礎的各種嚐試中的

一種。幾十年來魏克賽爾(Knut Wiok-sell)的貨幣理論在瑞典是討論的中

心。本書作者不是一個完全新的研究方法的首創者,他是在魏克賽爾原有的

理論結構中提出他自己的看法,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的確,在本文中,這

種陳述的方式進行得已經使它成為一個對魏克賽爾的“含蓄的批判”

(“immanent oritioism”)。雖然這種含蓄的批判的方法比之對貨幣理論

問題直接進攻現出某些缺點,但是在這裏它被證實是很有用處的,因為它能

夠給魏克賽爾理論的表述穿上現代的外衣。這個方法另一或者是同等重要的

好處是它便利於研究某些有決定意義的假設,這些假設雖然是貨幣理論的全

部結構的基礎,但是常常為人所忽視。

這篇論文主要限於研究“貨幣均衡”的概念和含義。這個概念對魏克賽

爾理論來說是基本的,同時對所有後來魏克賽爾理論的各種變種來說,不論

它的偽裝如何,也是基本的。然而,在這個受到限製的結構中,對研究某些

在這個時候似乎是重要的有關貨幣問題,我還是感到自由的。當我寫原稿的

時候,我原把它看作我打算寫的一篇正麵論述經濟動態的導論的初稿。自從

那個時期以後,其他職務使我不能完成這小願望。

1931 年在《經濟學雜誌》(Ekonomisk Tidskrift)中發表的瑞典文原

作《貨幣學說論文集》(Om Penningteoretisk J.mvikt)是力日內瓦國際

問題研究所和斯德哥爾摩大學所作的一係列關於魏克賽爾貨幣理論的演講稿

的摘要。德文譯本命名為《均衡概念作為貨幣分析的工具》( Der

Gleiohgewiohtsbegriff als Instrumentder Geldtheoretischen Analyse),

包含在《貨幣理論論文集》(Bei-tr.ge Geldtheorie)中,後者是哈耶克

教授(Prof.F.A.Ha-yek)所編的一部論文集(維也納,1933 年)。德文版

中加上了三章導論性的文字,同時若幹包含有助於解決純粹是瑞典爭辯問題

的段落,則被刪去了。現在用英文發表的這篇論文是德文本的譯文沒有重大

的修改。

要修改這篇論文便意味著寫一本新書,因為全部經濟情景已發生了變

化,同時在實際經驗、潛心研究和沉思默想的影響下,作者自己的觀點也有

了變化。在過去七年中,貨幣問題的文獻已經有所增加,或許增加得比以前

任何時期都多。既然考慮當前情況對本文作一全麵的修改是不可能的,因此,

除了為使之篇論文更加清楚和一致的改動外,我力圖避免其他改動。然而,

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末尾幾節的重要修改似乎是適當的。例如,我從德文版中

刪去了我試圖說明魏克賽爾的第一和第二個公式是等同的幾節。因為照我現

在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這種堂試是錯誤和不適當的第一個公式不能離開第

二個公式來決定,而且實際上它隻不過是對更為抽象的第二個公式下麵的因

果要素的一個說明。

英文譯本是在布賴斯(R.B.Bryoe)和斯多培爾(N.Stoiper)二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