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二二○一六·蹶上為重
屬性:川王病,得之沐發未幹而臥,蹶上為重,頭痛身熱,使人煩懣。臣意即以寒水拊其頭,
刺足陽明脈,左右各三所,痛漸已。
寒水有反激力足以使熱從上出。針刺有溫瀉力,足以使風從下泄。下泄則心懣除,上出
則頭痛止,不用湯藥,蓋亦可治病也。(樊阿注)
<目錄>卷二十二
<篇名>二二○一七·腰脊痛
屬性:宋建弄石不能起,即複置之,暮腰脊痛,不得溺。臣意見其色,太陽色幹,腎部上及腰
以下,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發也。臣意即為柔湯服之,十八日所而痛愈。又曰∶
不亟治,痛即入濡腎,及其未舍(居也)五髒,急治之。病方今客濡腎(即腎外膜濡濕處也),
此所謂腎痹也。
柔湯即陽和湯,流暢血脈,化滯去瘀,此湯肆中人皆知,何經十八日始愈?因陽數止於
九,九九相生,則陽複矣。吾謂吾師有膽,倉公有識。(樊阿注)
<目錄>卷二十二
<篇名>二二○一八·月事不下
屬性:濟北王侍者韓女病,腰背痛寒熱。眾醫皆以為寒熱也,診其脈時切之腎脈也,澀而不屬,
故
吾師有四物女宛丸,專治女病。意藥當不外此。可笑眾醫以此症為寒熱,吾不知其用常
山、柴胡、草果仁乎?抑同鱉甲、龜膠乎?(樊阿注)
<目錄>卷二十二
<篇名>二二○一九·蟯瘕
屬性:臨 汜裏女子薄吾,病蟯瘕。蟯瘕為病,腹大,上膚黃粗,循之戚戚然(動貌)。臣意
飲以芫花一撮,即出蟯可數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蟯得之於寒濕,寒濕氣宛篤不發。化
為蟲,其色澤者,中髒無邪氣及重病也。
凡寒濕雖居陰,亦喜外出。蟯成於寒濕,其性亦然。故遇芫花引吐而大出,眾醫以此病
為寒熱篤,當死不治,可笑也夫。(樊阿注)
<目錄>卷二十二
<篇名>二二○二○·飽食疾走
屬性:齊淳於司馬食馬肝,食飽甚,見酒來,即走去,驅疾,至舍即泄數十出。臣意告曰∶“為
火齊米鬥飲之,七八日而當愈。”
飽食疾走,震動腸胃失其分泌,故泄數十。以火齊化其積滯(見上),以米汁潤其穀道,
經七日一來複,自能愈矣。或謂米汁可治回風,回風之狀,飲食嗌輒後之(即泄也)(見上)。
此方勿輕視,因試見效也。(樊阿注)
<目錄>卷二十二
<篇名>二二○二一·傷肺溲血
屬性:齊中郎破石,病得之墮馬僵石上,肺傷不治。其人嗜黍,黍主肺,故不及期死。診脈法
曰∶“病喜養陰處者順死,喜養陽處者血死。”其人喜自靜,不躁,又久安坐,伏幾而寐,故
血
按∶傷肺者必吐血,彼獨溲血,自由靜也。凡病肺最難治,吾師雖能割腹,不能剪肺,
故肺傷者必不治。人言白芨可補肺,可補癰痿之肺耳,非補墮傷者也。倉公不以湯藥著,於
病理脈理獨詳耳。(樊阿注)
<目錄>卷二十二
<篇名>二二○二二·中熱
屬性:齊王侍醫遂(名也),中熱,論曰∶“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性重膩,服之增悶),
石之為藥精悍,公服之不得數溲(便閉也)亟勿服,色將發癰。”遂曰∶“扁鵲曰∶‘陰石以
治陰病,陽石以治陽病也。’夫藥石者有陰陽水火之劑,故中熱,即為陰石柔齊治之;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