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辯論。有時是為了得出結論,有時不是為了得出結論。但麵對痛苦時,女人,能做的事情,似乎,隻有思考。
換作男人,恰恰相反。男人麵對痛苦時,鮮做推理,他們會尋求其他途徑麻醉自己,或是投入積極的行為解決問題。總之,男人不願意對痛苦進行過多的反思,因為這個過程中,焦慮感會擊垮他。
於是可以明白了: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多抑鬱。因為,麵對痛苦,女人永遠沒有男人“逃”得那樣快。
女人才是真正的思維動物,她傾向於反思生活中的一切。每當一份戀愛出了問題,女人總會痛且思痛,總結自己的錯處:“都怨我把他逼得太緊”“都怨我不夠體諒他的難處”“都怨我任性壞脾氣”……
女人,通過戀愛認識男人,通過失戀認識自己。
每一次戀愛結束後,她都能更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了解。雖然,這種“認識”會讓她今後加倍地悔不當初。
但是男人,沒這麼強的“自省能力”。一段戀愛結束,男人很難從中總結出一條一條詳細的經驗教訓。他們所認識到(或者說是願意承認)的原因,永遠是一些粗線條的客觀原因。因為失戀,對男人而言,已經是最大的痛苦,他們不願意一次次往心火上澆油。
很多女人抱怨自己的愛人:“一點記性也不長,錯誤屢屢再犯。”
可是,難道你沒發現:正是因為有這份“壞記性”,他才活得更快樂不是麼?
你說:“我想擺脫失戀的痛,我想掙脫失敗的苦。怎麼辦?”
一句話:“多想點快樂的事兒吧。”
做女人,要有技巧。
尤其是一個家裏的母親。她決定著孩子一生的性格走向。
第三章 了解女人獨有的風情——獨特的(第六節)
做家庭主角,女人得有好技巧
在中國人的觀念裏,一個家庭中,父親母親必扮演不同的角色,紅臉白臉的不同交替中,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鬆有弛、有愛有怕。
當然,中國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父母角色分派,不外乎“嚴父慈母”。在這樣氛圍中長大的孩子,通常個性更健康,情商更高,更具有獨立性和創造性。
因為,父親代表的是“規矩”,母親代表的是“感情”,父親是“方”,母親是“圓”。方中有圓,圓中帶方,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但除了這種理想狀態,家庭關係中,還存在其他三類。
慈父嚴母。這極受一些現代個性女性的追捧,“憑什麼男人可以逞強女人隻能裝弱?!我的家裏,偏讓孩兒他爹給我當副手!”
但是,調查顯示,這類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比較軟弱溫馴,缺乏立場,愛說謊愛投機,最易淪為處處討好對方的兩麵派。
孩子,最需要從母親身上得到的是愛的滿足。隻有愛的滿足感能讓人自信和自尊。一個愛說謊、不可令人信賴的人,責任追到源頭,那得母親來承擔。
嚴父嚴母。如果,夫妻雙方的個性都過於強勢,那麼對孩子來說也絕不是好事一樁。這樣的家庭裏,最易出產“逆子”。這些孩子表麵看起來強硬大膽,實際上內心卻脆弱自卑。他們是為了反抗而反抗。這種叛逆,其實是為了喚起父母的關注。他們渴望交流,卻不懂得如何與人交流。
慈父慈母。這是很多電視劇裏會出現的狀況,家庭氛圍好得不得了,老爸老媽閨女兒子隨時隨地可以打成一片。家,似乎就是人間天堂。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活潑熱情,正直善良,有人情味。卻總缺乏了一點點毅力和抗壓能力。這樣的孩子,愛的教育進行得是挺好,但自控教育卻沒能跟上。糖吃得太多,人是吃不了苦的。
雖然,越來越多的現代女人不屑於傳統的“賢妻良母”式教育,覺得那是守舊的、落伍的。但是你想想看,一個女人婚後,既做不好太太,又做不好母親,這樣的女人,難道就一定是成功的、聰明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