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電影百年史 作者:孫獻韜

內容簡介:

中國電影誕生已經整整一百個年頭了。一百年前,中國人靠自己的聰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從那時到現在,中國已經拍攝了近7000部電影。當我們仔細回望中國電影百年曆程中每一季搏動的時候,我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傳的中國電影人的熱血和信念。正是他們的赤誠、智慧和創造,才使中國電影毫無愧色地融進了中華民族不屈不饒、頑強奮進的奔湧之河,繪就了波瀾壯闊、憾人心弦的史詩,令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充分的理由為之自豪,為之驕傲!這本書收集了中國電影發展的點點滴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典籍,它讓更多的電影愛好者能夠領略百年中國電影的種種精彩。

前 言

中國電影百年的曠世重逢

李多鈺

正如電影是所有文化產業裏最昂貴的一種,電影史也是一種需要金錢堆砌的昂貴曆史。

欲尋當時光影的真實樣貌,最恰當的方式當然是觀看當時的電影,並且最好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否則對於電影這樣一種代表時代科技進步的藝術門類,總有隔靴搔癢之感。如果置身1905年大觀樓無比娛樂的放映現場,我們還能否說中國電影起始於一種行將沒落的文化?如果置身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瑪斯用簡陋鐵皮修建的“虹口活動影戲院”,我們還能否苦大仇深地訴說電影院線的西洋侵略史?如果置身1924年昌明電影函授學校麵向社會的創辦現場,我們還能否認定電影教育必定是一種學院派的貴族教育?如果置身1930年初具國體的民國上海,我們還能否簡單地認為電影檢查法在當年的推出主要是為了排斥異見?……超級影史家最想還原的中國百年電影史片斷,當在1928年的上海。在海寧路和乍浦路交彙處的虹口大戲院看《火燒紅蓮寺》,“電影皇後”胡蝶在早期“吊威也”的威力下,如神似仙,飄飄飛來,那種觀影的感受肯定比現在坐在家庭影院裏,看dts音效的《指環王》要震撼得多。彼時,好萊塢的電影潮流和技術水準還停留在講故事的階段,中國電影狂人張石川已經發現了超越故事的“大片”魔力,狂拍一十八集《火燒紅蓮寺》,集集轟動上海灘。50年後,好萊塢在斯皮爾伯格的帶領下,終於走向大片時代。但是十八集《火燒紅蓮寺》成為電影史上無人超越的觀影顛峰。

不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東方好萊塢的勝景,正堪用“灰飛煙滅”四個字來形容。對於早期的電影來說,資料的收集功夫幾乎不可能,不管花費多少銀子,怎麼樣保管,那些低燃點的電影膠片總在慢慢人間蒸發,慢慢不複存在。譬如《火燒紅蓮寺》,今人隻有想象一下當時盛況,至於張石川、鄭正秋、董克毅們到底把電影技術玩到多HIGH,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還原了。電影史上關於《火燒紅蓮寺》倒是有些記錄,不外乎“武俠神怪片”盛行一時。“武俠神怪片”後來恰好屬於剛剛製定的電影檢查法的清理目標,所以《火燒紅蓮寺》最後的命運是被禁,並且成為國人崇尚怪力亂神的經典受到傳統電影史的詬病。說到所謂武俠神怪,與當下世界範圍內正在風行的“奇幻”文學和電影潮流如出一爐,可是誰會指責《指環王》或者《哈裏·波特》怪力亂神呢?

早期的電影史基本上就是這樣一部任爾評說、無法還原的文字史。對於電影這樣一種後文字時代新的曆史記錄方法來說,這簡直是一種恥辱。就好像你空有科技昌明的錄影設備,可以完整錄製世界大戰,但是對於一場發生在南宋的宋遼大戰,卻隻能任憑說書人繪聲繪色,唾沫橫飛。如果你堅信信史的原則,希望看到一部電影的本來麵目才能發言,則20世紀初的電影史隻好留下一段惱人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