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所得分給身邊的人。每人都有份,所得大小完全依照與奪標者的關係而定。

伊穀博士問部落的一個年輕人,為何他不繼續狩獵,直到抓住屬於自己的鹿。那個年輕人答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我所得的雖然隻是一小塊,但是我們大家都得到足夠的分量了。”對於這項叢林法則,他感到非常滿意。

要和諧共存,每個人都應該收起貪婪的心。

猩猩教我們的一課

猩猩是雜食性動物,雖以水果和樹葉為主食,但偶爾也會獵殺小動物、吃肉。它們非常強壯,很多動物都是它們的獵物。

就像村落的居民那樣,猩猩也是一同狩獵的。而且,隻要有一隻猩猩獵到巨獸,那次的行動就算———————————————————————————結束。在這之後,所有的猩猩都聚集在獵物旁號叫、跳躍,看著獵到巨獸的英雄把獵物撕成碎片,分給大家一同享用。

猩猩是和人類最為類似的、有智慧的靈長類動物。伊穀博士發現它們在有必要時才會狩獵,並刻意地維持生生不息的局麵。關於這點,伊穀博士非常驚訝。

以前觀察到非洲土著實行“一次一頭獵物”的做法時,伊穀博士認為這是原始的習俗。後來,他終於了解到其實這些部落所依循的叢林法則要比“現代”人類更為先進。因為這就是連猩猩都知道的基本生存原理。

企業正如狩獵。若以自私的做法來追求永無止境的擴張,最後一定會破壞生生不息的局麵,並導致自我毀滅。

與稻盛和夫談“堅持”

問:關於“堅持”這一點,最特別的是什麼?

答:“堅持”是付出“永不退縮”的努力,也就是說不管遭遇到什麼樣的苦難或挫折,都要堅持不懈地向前邁進。經由努力,每天積累一小步,到後來一定會有所成就。若是看輕微不足道的工作,那麼終究不會成功。因此,即使是很小的事,你都要願意付出努力,而且永不退縮。

問:京都半導體公司是否是唯一強調企業精神價值的公司?是否還有其他強調“精神”的公司?可否為我們舉些例子?

答 :l980 年,我有幸和舒 蘭博格公司(Schlumberger)的總裁,也就是現已過世的吉恩·瑞鮑得先生(Jean Riboud)會晤。舒蘭博格是一家總部設在法國的國際化大企業,主要從事石油探勘業務。在20世紀80年代約有7 萬名員工,分布在50多個國家。當時,舒蘭博格剛接手快捷半導體公司(FairchildSemiconductor)——這家半導體公司原本是我們主要的客戶。

在這次會晤中,瑞鮑得先生和我發現,舒蘭博格公司和京都半導體其實非常相似一一我們都非常強調企業哲學,並且深信這種哲學可以帶領我們超越物質主義,使我們的企業蘊涵某種精神特質。

■■

我相信,所有卓越的企業都有這種特質。

後語

親愛的讀者,企業的成功之道就在於製定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道德標準,並為大家帶來快樂。我也認為,遵循一種純粹的哲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請不要認為這本書是說教或是布道。我希望諸位讀者能好好思考這些我想與你們分享的原則。這麼一來,對你們自己的人生和企業一定會有莫大的幫助。

全文完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lucas1226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