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落斧,天地初開。
混沌之氣,輕而清者上升為天,重而濁者下降為地,自此日月星辰,山川河穀,草木野獸,出現於這天地之間。
而後有女媧造人,生靈始現,尊稱其為大地之母。
一開始的人類太過弱小,適應不了天地災禍,抵擋不了猛獸襲擊,看著親手造出來的小東西一堆接一堆地死去,女媧不忍,便煉化始祖盤古存留下來的一股氣息,塞進了泥人裏麵,稱之為靈,自此人開始有了靈智,開始會躲避天災,狩獵猛獸,繁衍生息。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爭端。人有了靈智便有了愛憎之心,有了七情六欲,便開始劃分天地,類群而居,便有了三六九等之分。
當時人分三族,仙族,人族,妖族。仙族的靈輕而清位於上,人族的靈重而濁居於下,妖族並非女媧造,而是這山間生靈效仿女媧大神煉氣造靈,修煉而成,所以質量參差不齊,有些能化人形,吐人言,有些卻還是神智不清,留著獸性,隻能居於山河之間。
人族死後,靈出其身,歸於地,帶出來的還有人的欲念,最為重且混濁,便沉於地下三千尺,名為黃泉之地,是為鬼。
仙族氣清,靠煉化這天地間濃鬱的靈氣,便可存活萬年,而人族卻需要靠食五穀才不會餓死。在人族和仙族之間過渡的還有一類人叫修士,他們是人族,卻能通過修煉而延長壽命,追求仙境。
自公共怒觸不周山,天上破了個洞,靈氣散溢,仙族式微,就算女媧後來補好了天,這天地間的靈氣也沒剩多少,千萬年後,仙族早已蹤影,縹緲難尋了。
“哈?那不是好可惜的!”小孩子梳了一個衝天辮,不夠三寸高,奶聲奶氣地趴在爺爺懷裏,心裏為那不見蹤影的神仙惋惜不已。
爺爺輕輕揪了揪他的小辮子,慈祥和藹地說:“傳說那蓬萊仙山上還住著仙人西王母的血脈。”
“真的嗎!”原本暗下去的濕漉漉的大眼睛又重新燃起了光亮,“那我以後一定要蓬萊仙山看一看!”
老頭哈哈大笑幾聲,捏了捏他軟糯的小臉頰,“傻孩子!那蓬萊仙山可不是我們能去的地方咧!”
“為什麼?”
“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裏。”
“弱水是什麼?”
“就是很弱的水啊,其力不能勝草芥,鴻毛不浮,我們去可是會沉下去淹死的。”
“那蓬萊上的仙人們不是永遠不能出來了?”
“那倒不是,俗話說仙人自有妙計,他們有神獸坐騎,可乘風禦奔九萬裏呢!”
“神獸!”小娃娃聞言,眼睛一亮,從爺爺懷裏竄了起來,兩隻大眼睛發光發亮。
爺爺擼了一把白胡子,神秘兮兮地說:“嗯,那神獸名喚青鸞,那青鸞啊,似鳳似鶴,長著孔雀那樣逍遙美麗的羽毛,又有大鵬一般的翅膀,叫聲如同天上的琴音一般動人心魄,傳說是西王母座下的神鳥,才會載著西王母的後代……”
小娃娃在爺爺溫和悠長的聲音中緩緩睡去,夢中仿佛看到那傳說中的仙氣繚繞的蓬萊仙山,成群神秘美麗的青鸞乘著風,載著白衣飄飄的仙人們向他飛來……
————
“小師弟!起床啦!”
睡夢中的人被這聲如洪鍾的一喊驚醒,“啪嗒”一聲,從樹上摔下來,臉朝下直直砸在了地上,泥土裏混著桃花的清香傳入鼻腔,整個人清醒了不少。
“哎喲!”小師弟扶著腰站了起來,嘴巴上還粘著幾瓣桃花,不用看也知道是誰,“大師兄,你下次可以輕輕地把我推醒的……”
大師兄一挑眉,“你爬那麼高,我可夠不著。”
“你隻要動動手指喚來清風,就可以把我吹醒了啊。”
“不要。”
“為什麼?!”
“累。”
“……”小師弟心裏尖叫,你喊這麼大聲不是更累嗎!
“你今天要跟我下山一趟。”
“去哪?”
“修真界茶話會。”
小師弟嘴角一抽,“不去行不行啊?”
“你說呢?”
“叫二師兄陪你去啊。”
“哦,我叫了,剛踏進青木院就看見他趴在門檻上,氣都沒了。”
“!”小師弟一驚,隨即冷靜了下來,“他是不是又吃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