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樓》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文案:

周玦的故事,想不到什麼好說的,就引用劉過的一首詞吧。感覺和故事蠻搭的,當然,故事不如詞美。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

覺幾度、魂飛夢驚。

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第1章 第一章:西樓無事翠縱橫

煙籠日照,春光瀲灩。

江南道道治蘇州為天下八雄州之一,自古即為極富庶之地。

姑蘇三大寶,一為絲繡園林,二為魚米水路,三為才子佳人。

而到了姑蘇若要找這三寶,絕不需苦苦尋覓,隻要在城中隨意打聽打聽,任何一個蘇州人都會向著閶門那裏指去。幽徑深處,樹影婆娑中,隻見一座小小的繡樓如閨中嬌娥般含羞而立。

踏月樓……

若有閑情登高望遠,可以看見水鄉星羅密布的河道以及往來如織的船流;樓裏一梁一柱,一磚一瓦看上去都是普普通通,可若是細究起來樣樣都費盡心思——屏風用杜木,鏡台用雞翅木,幾案用黃花梨,臥榻用紫檀,就連梁柱都是金絲楠木細雕而成,光可鑒人,不染纖塵。

月上中天,六個黑衣的精壯男子抬著頂步輦從踏月樓的偏門進去,最終停在西角樓外。

踏月樓的嬤嬤早已久候多時,也不多話,笑麵殷殷地在前麵帶路。

兩旁長廊有侍女持著燈火、挑起湘簾蘇幔,引著來人到了一處水榭。

那嬤嬤恭敬道:“主人請大人移駕,上船再細細詳談。”

來人輕笑:“規矩怎地如此之大,竟對我招來喝去,怕是把天子都比下去了。”

聽到天子兩字,嬤嬤哆嗦了下,心中暗暗揣測來者身份,更加不敢唐突,益發恭敬起來。

水榭下有個碼頭,靠河道的這邊泊著艘小小的畫舫,四麵都垂著輕紗,船裏的情狀看不真切。

“天際識歸舟,泛五湖煙月,西子同遊。”船中有人朗聲吟道,“今夜星稀月淡、桂槳空明,正是遊湖佳時,不知道周大人肯否賞光?”

來人緩緩步出水榭,長身於月華之下,相貌本已是極好的,偏又長了雙桃花眼,秋水含波平添了幾分輕佻。

“鄙人原籍姑蘇,說此舟是歸舟倒也貼切,既然忘塵叟不惜屈尊當這個西子,那周某也就隻能恭敬不如從命,做個陶朱公罷。”

似是沉默了下,畫舫裏傳來一陣張狂大笑,驚起林鳥無數,

“若是周大人不棄在下容顏醜陋,願修得一朝露水姻緣,就算老夫自薦枕席又有何妨?”

來人臉色不改,頗有興致地掀開紗幔,步入畫舫。

有一妙齡女子於船尾撐篙,又有一清秀少年在船頭劃槳,端茶遞水、剪燭搖扇的,各個是一等一的美人。

而這群美人卻蹙擁著個醜陋漁夫,穿著一身粗布短打,歪七扭八地躺在畫舫正中,最可笑的是他身後還假模假式地背了個魚簍。

他麵前坐著的華服公子自是周玦,此刻正倚著船舷,愜意自得地迎著夜風,賞著月下美人。

“還不招呼貴客?”忘塵叟輕叱道。

立時便有個冷麵美人為周玦斟茶,容顏似雪但眼角眉梢卻隱隱有媚色旖旎。

周玦瞥了眼忘塵叟,後者正毫不掩飾地盯著他打量,與醜陋臉孔極不相稱的狹長秀目裏雲遮霧繞,讀不出情緒。周玦笑笑,端起杯子襯著月色,酒色澄明如同琥珀,入口卻極其辛辣,自詡酒量不錯的周玦都忍不住嗆了下。

斟酒的那個冷豔女子抿唇,冰霜般的臉上豔光四射猶如梨花乍開,周玦見她可人,便托起她的下巴柔聲問道:“好笑麼?”

那女子斂去了笑意,緩緩搖搖頭,周玦勾起唇角:“你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