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享有很高聲望的數據專家結合這起恐怖襲擊的隱蔽程度、以及采用的新穎手段、再加上數據分析,得出“能成功狙擊這次襲擊的機率就隻有百分之三。”
巴黎情報局打出了漂亮的一戰,成功抓住那百分之三的幾率。
之前因為“查理周刊恐怖事件”一直被詬病的法國情報部門也一掃頹勢,在世界享有很高聲譽的軍情六處也表示,不排除未來和法國情報局有合作空間。
三天之後,伊斯蘭極端分子的一紙聲明給了法國情報部門一個響亮的巴掌。
二月五號,伊斯蘭極端分子通過他們的網站發表聲明,他們在聲明中宣稱:
他們將以最為殘忍的手段對破壞他們這次“完美風暴”的“1942”組織進行報複,他們號召全球的聖戰者對“1942”成員群起攻之。
隨著伊斯蘭極端分子的這則聲明,好奇的人們在穀歌框內輸入了1942組織,然而他們獲得的資料少得可憐。
在幾個關於“1942”組織的注解文章中,就數維基百科所顯示的資料全麵一點:
該組織為從全蘇聯分裂出來一個小集體,該小集體為幾名二戰軍官和他們的士兵,以及若幹名厭倦資本市場的普通人、還有一些從事文藝工作者組成。
這些人是在1942年離開,他們用他們離開的年份作為他們這一群人的標誌。
至今,1942組織第一任領導人帕特.金離開時的經典宣言還被保留在記錄前蘇聯的博物館裏。
“我們1942年離開,從離開這片領土的第一分鍾我們將忘了我們的身份,變成真正的農民。我們唯一的訴求是能擁有一處提供我們生活保障的土地,我們能在屬於我們的土地上種土豆、種大麥、種葡萄、當夜晚來臨時我們在田埂上喝自己釀的酒,聽我們喜歡的音樂。”
數十年後,1942組織得到他們所想要的生活,他們的行為也在蘇聯廣為流傳,很多人加入了1942組織。
一九九一年由於過度的資本化、以及各種層出無窮的*問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辭職。
至此,蘇聯宣布解體,更多人投奔1942組織。
二零一五年的今天,1942組織人員基數龐大,幾十萬組織成員盤踞在捷克、塞爾維亞一帶。
1942也是現今世界殘留下來為數不多的無政府組織之一,近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曆程中1942換了三界領導者。
領導者的辦公室依然還掛著他們離開蘇聯時帶走的浪漫口號:所有無產的人,聯合起來。
1942現任領導者為帕特.厲,他的名字采用了他的姓氏和前任領導者的姓氏結合。
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著厲列儂,為了紀念年少時代的一位朋友,這位1942第三任領導人用他朋友所熱愛的披頭士主唱名字命名。
隨著新任領導者的出色表現,前領導人的姓氏逐漸被淡化。
帕特.厲變成更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瑰麗詩篇——厲列儂。
讓人咋舌的是記載厲列儂的資料顯示,這位1942的第三任領導者今年二月份剛滿二十九歲,這也是維基百科唯一給出關於厲列儂的個人具體資料。
至於職業,他們套用這位年輕領導者的一句話:我隻是種葡萄的。
從互聯網上搜集到少得可憐的關於1942組織消息反而加大人們的熱情,接下來關於1942的小道消息鋪天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