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段(1 / 2)

慚愧,但也很高興,隻有我倆會相互吹捧,世人多半不大容忍我倆。你想,我國有那麼多書法家,他們除了象我們一樣癡迷書法,又很賺錢,你要搞什麼漢字拚音化,他們會將你煮了吃。秦始皇在政治家眼裏算是統一中國有功了,但文學家就罵他焚書坑儒有

下一頁:下集54

『237』下集54

下集54

罪,罵了他幾千年還在罵。皇帝尚且如此,小人物就更難了。”卞時民:“的確,有時,我就覺得很清苦,又不想放棄,不然就不是卞時民了。”包爾:“那是不能放棄啊,就象清晨早起,人們都在沉睡,他們覺得早起很苦,但早起的人,呼吸第一口新鮮空氣,吹第一陣晨風,看第一朵朝霞,自有一番情趣。”卞時民:“高論,相見恨晚,今晚就住這裏,再聊聊。”包爾:“不不,太打擾了。”卞時民:“哪裏哪裏,你給我都說動了,去掉方塊字,和書法家們開個玩笑,我倆再聊聊。”包爾:“好吧,我隻是說說,我的知識多是從報上看來的,一鱗半爪。”

入夜,兩人繼續白天的話題。卞時民:“你看過李洋的資料嗎?”包爾:“沒有。”“他正學英文,以便向世界推廣漢字。”“先進的東西用不著推廣,人家自然會引進,就象原子彈,你想藏都藏不住,但這也正是李洋比我們高明的地方,他無論目的達不達得到,他都成功了。”“但他有他的道理,認為我們的表形漢字比英文的再生力強,比如火箭,英文就得重新造一個新單詞,而漢字就用原有的‘火’和‘箭’合起來就行了。英文的詞彙是直線增長的,已有大幾萬,你不掌握一兩萬個單詞,就看不懂古代英文,而我們大概掌握幾千個漢字基本上就可以通曉古今漢文。也就是講表音文字的載容量是算術值,而表形文字的載容量是平方值,甚至是立方值,變化也不快,再過很多年,後人也讀得懂現在的資料。”包爾沉思片刻,“這是個事實。但我個人認為表形文字與表音文字各有各的優點。請注意,我講得是文字,象英文,用26個字母就組成所需要的所有文字。不足的就是載容量小,這就顯出了表形文字的優勢,而我認為最好是兩者結合。這就是文字改革,我再強調,文字改革不等於漢語言改革,叫大家都講外國語,兩碼事,除了文字變動,一切照舊,不存在愛不愛國的問題,文字本身也是發展的,以前是甲骨文,後來是繁體字,現在是簡化字,語言不變,隻是文字變了。

我是報務員,在我腦子裏,電碼‘0022,0948’(中國)與‘中國’是一樣的,電碼‘1947,0948’(愛國)與‘愛國’是一樣的。

隨著電腦的普及,文字越來越符號化,早已沒有多少‘形’可言。所以,表形文字與表音文字的結合已成為可能,這就是將拚音與電碼揉合,這是強強聯合,拚音表音,數字表意,無論你有多少字都載容得下,以《新華字典》為例,‘開’字可寫成‘kai11’,‘kai’是拚音,緊接著的‘1’表示是第一聲,最後的‘1’是該字在字典上的序位,用來表意,以便與後麵的同音字相區別。‘凱’字可以成‘kai35’,同理,‘3’字表示第三聲,‘5’表意,以便與前麵的‘開’相區別。隻要約定俗成,就是一種文字。書寫起來也比方塊字要快,筆劃少,最多不超過十二畫,而且筆劃多的字隻占少數,因為筆畫多的聲母和韻母隻占極少數,而方塊字大多數在十二畫以上,二十畫以上的字也隨處可見,書寫極為不便。”卞時民笑笑:“你這想法簡直有點異想天開了。就這麼簡單?那還要那麼多專家幹什麼?”包爾也笑了,“確實,但很多東西不就是從幻想中發展而來的嗎?文字之初其實就很簡單,無非就是個記號。無論如何,我們總比結繩記數的原始人要頭大點吧,再說,電碼本身也不就是一種文字嗎?”卞時民:“說得也是,反正先天下之人而想也是一種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