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繩楠整理

陳寅恪

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黃山書社

陳寅恪魏晉南北朗史講演錄

繩楠整理二合肥:黃山書社

本稿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我在北京(當時名北平時,所作的筆記。整理時,參考了五十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陳老師在中山大學曆史係講述兩晉南北朝史時所編的引文資料, 及一九八〇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拔的《金明館叢稿初編》《二 編》等有關的論文,力求符合陳老師的觀點。雖然如此,本稿終究是一筆記,不能說是陳老師的著作。在本摘中,不符合陳老師觀點甚至有鐠誤的地方,在所誰免。這要由我負責。

陳老師是我國史學界公認的,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的創始人和奠基者。陳老師的學問博大精深,兼解十餘種語言文字,為國內外所熟知,無待我來講。我當年感覺最深的是,陳老師治學,能將文、史、哲、古今、中外結合起來研究,互相發明, 因而能不斷提出新問題,新見解,新發現。而每一個新見解.新發現,都有眾多的史料作根據,科學性、說服力很強。因此,陳老師能不斷地把史學推向前進。那時我便想如果能把把陳老師這種治學方法學到手上,也是得益不淺的,更不消說學問了,

分析和集團分析(實際上也是階級分析)的觀點與方法,竟貫 穿在陳老師的全部講述之中。第一箱便是《魏晉統洽者的社會階級》。這可說明陳老師研究曆史.在方法論上達到了何種高度。可以這樣說:陳老師不僅是我國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而且是資產階級史學過渡到馬克思主義史 的橋梁。我想這樣說不為過分。陳老師在講述魏晉南北朝史時,提出了許多新問;有些問題,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 血統分,陳朝是南方蠻茲創立的朝代,對民族史、江南開發史 的研究,起了極為深遠的彩吶。他如東漢,袁紹、孫吳、西晉的 統治者屬於同一個階級之說,近年來也引起史學界的注意,被借鑒、運用去研究孫吳的曆史。我這文拙筆,雖然不把陳老師的精彩論述,一一如實地反映出來,但我想這部筆記的發 表,對於硏究陳老師在邊代史學上的地位與貢獻,對幹研究魏 晉痏北朝的曆史,將起到它的作用。

在清華研究院時期,陳老師對教學的高度負責精神,也給 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那時,陳老師的眼睹巳經失明,年齡也接近六十,可是每周如常授課。在我的記憶中,陳老師一堂課也沒有缺過。對幹能提出問題的學生,他非常歡害。學生如果 有一得之見,他總是熱情扶植。陳老師說過:要多讀書,基礎一 定要厚;要會思索,發前人之未發。這些話至今仍在我的耳畔回響。

這本筆記的盩理與出版,得到研究貌晉南北朝史的同誌, 特別是武漢大學魏晉隋唐史研究室的黃惠賢同誌的積極支持,還得到黃山書社的同誌的積極支持,特此表示謝。

萬楠

1986. 6, 23

目 錄

第一;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級

(附論吳、街)

(一) 魏晉統治者社會階級的區別

(二) 司馬氏的奪權鬥爭

(三) 西晉政治社會的特征…

(四) 附論吳、蜀 第二篇罷州郡武備與封建製度

(一) 從州郡領兵到罷州郡兵

(二) 分封諸王 第三篇潸談誤國(附"格義"〉

四篇西晉末年的天師道活動

趙王倫廢立

(二) 東萊劉伯根、王彌起兵,

(三) 張昌起兵

(四) 李特起兵

第五篇徙戎問醒 第六篇五胡種族問題

(一) 五胡次序

(二) 羯族

(三) 氐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