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棋王在此(一)(2 / 2)

就這樣,你一子我一子,張閱大人一心想要盡快置對方於死地,卻沒想到自己的棋局越來越被動,最後竟舉步維艱寸步難行!圍觀者也都幹著急沒奈何。

棋輸了,當然得兌現諾言,替王積薪買飯。張閱當即命人到就近的客棧打來飯蔬,王積薪狼吞虎咽風卷殘雲。

可張閱大人仍然不服氣,懷疑他這殘局裏挖了坑使了詐。王積薪藝高人膽大,才不在乎這些呢。他讓對方擺出殘局,結果三下五除二同樣被解決。張閱還不服氣,又同他來了一場完整的對弈,結果自己敗得更快。

他不得不服這個王積薪,靈機一動拜他為師,請他隨自己一同去嶽州,王積薪痛快地答應了,他說隻要能夠吃飽喝足睡醒覺下上棋,到哪兒去都無所謂。

其實這張閱大人還有一層想法,那就是頭皇上李三之所好,等時機成熟將此人舉薦於朝。

王積薪吃飽了喝足了,便會主動談起對弈之道。有一次,他向張閱大人講了自己總結的對“弈十訣”:

一曰不得貪勝,二曰入界宜緩,三曰攻彼顧我,四曰棄子爭先,五曰舍小就大,六曰逢危須棄,七曰慎勿輕速,八曰動須相應,九曰彼強自保,十曰勢孤取和。

張閱大人聽後十分震驚,沒想到對弈之道竟然同將軍對陣、君王治國理政之理高度契合!自此,他不敢小瞧王積薪,一有閑暇,便同積薪對弈學習。

後來,張閱大人被重用為任右羽林將軍兼檢校幽州都督,後來平定突厥降將康待賓叛亂,再後來任朔方節度使在木盤山擒獲康願子,建立了赫赫戰功。而這些成就的取得,居然同自己身邊的草根棋手王積薪不無關係。

就這樣,張閱大人一直將王積薪帶到了丞相府。最近,王積薪通過了李三皇帝主持的“藝考”,業已成為大唐堂堂的第一國手——棋待詔。

……

今日,張閱與王積薪對弈,不知不覺間已到黃昏時分。

韓勝的娘親急切地跑來打聽兒子回來沒有,這邊府裏人都說一整日沒見人影,午間那陣子相爺大人也在找他呢。

問官家韓勝去了哪裏,官家說一大早就出去了,不知去向。張閱愈加心情糟糕,獨處廂房,卻隱隱約約聽見琵琶聲。

“誰人在彈琵琶?”

仆人以為主人嫌吵,是在責備,便說:

“昨夜在韓學士院子裏寄宿的蒙麵女子,小的這就叫她不要聒噪。”

張閱卻說:

“讓那女子來見本官。”

韓勝懷揣阿嬌之父李林甫大人的請柬,如同懷揣著什麼無價之寶,一個人在風景如畫的曲江池暢遊了一整天。

一輪明月照九州。

宇文雲趾高氣昂,回府部署行動。

為了截取出海的青海驄行動萬無一失,除了調遣皇上李三允許借的兵,宇文雲大人還動用私人關係,暗地裏調動駐守鄯州城的一千鐵騎。他采用守株待兔法,設好埋伏圈,隻等押運青海驄的吐蕃人馬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