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李三也有所擔憂。如此傾巢而出,會不會造成長安空虛,給覬覦帝位圖謀不軌者以可乘之機呢?
既然今日他張閱主動提出來,正好就聽聽這老不死的有何高見吧。皇上李三沉思片刻,故意裝作內心不安的樣子,搖頭晃腦道:
“愛卿所言封禪之事非同小可,朕實在想都沒敢想過啊!”
張閱上前一步,繼續進諫道:
“哎,陛下不必如此謙卑,老臣認為陛下行封禪之禮時機已然成熟,宜早點籌劃此事!”
李三質疑道:
“愛卿,朕的看法恰恰與您的不同。朕認為自己做的還不夠好,行此大禮為時過早,弄不好還會貽笑大方讓天下人恥笑的!”
宇文雲一聽皇上李三的話,趕緊插話道:“吾皇聖明,臣也認為現在議此事,為時尚早。不如繼續推行括戶勸農之策,進一步做大做強財政收入。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即使不行封禪之禮,也會八方來朝的!何況如此折騰,勞民傷財,得耗費多少國庫多少的積攢啊!”
“放肆!怎麼叫勞民傷財!”
宇文雲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話音未落,龍顏已然怒不可遏。他有些犯糊塗,不管三七二十幾,趕緊跪地求饒:
“皇上恕罪,臣宇文雲隻懂得理財,並不懂封禪之事啊!”
“哈哈,不懂,為何還在這裏胡言亂語?起來,起來吧!”皇上李三被可愛的宇文雲大人逗笑了,其實他在心裏並不想怪罪這種人。
老宰輔張閱瞥了一眼沮喪與尷尬的宇文雲,又麵對皇上李三來了一番長篇大論:
“聖上,今百穀有年,五材無眚,刑罰不用,禮義興行,和氣氤氳,淳風澹泊。蠻夷戎狄,殊方異類,重譯而至者,日月於闕廷;奇獸神禽,甘露嘉醴,窮祥極瑞,朝夕於林禦。王公卿士,罄乃誠於中;鴻生碩儒,獻其書於外……莫不以神祇合契,億兆同心,斯皆烈祖聖孝,垂裕餘慶!陛下誠宜順天之意,親臨泰嶽之巔,行封禪之禮啊!”
皇上李三之所以將元老張閱重新召回朝廷,實際上就是因為他十分欣賞他的繡口一開便見滿腹經綸文章這一點。他可真是服了這位祖母獨霸天下時策論第一的大才子!
“額——,張師傅一席話讓李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看來這行封禪大禮不得不提上議事日程,愛卿,準奏!”皇上李三借坡騎驢順水推舟,他在心裏對張閱感激不盡。
“皇上英明!”張閱道,“老臣這就組織麗正書院的大儒們循禮擬定方案吧!”
宇文雲替那位遠在蘭州的胡刺史奏了楊雄一本,皇上李三準奏,而且將此事全權交由他去處置,目的完全達到,本該高興;可是因張閱那老匹夫所奏之事,他宇文雲自討苦吃挨了一頓訓,怎麼能高興起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