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媳婦都替他答應了,二哥還能說什麼。他二話沒說,上了妹夫的車。
江濤對小西子妹妹表示感謝。車子走了兩步,他又停了下來,對小西子說弟弟小東子一切都好,讓她不要牽掛。小西子默默點頭,眼裏噙著淚水。
一路上,孫師父在車廂裏同鄭老二說了磚場選址的基本條件。鄭老二想了一會兒,說“有了”,忙喊一聲讓妹夫停車。二人換了位置,鄭老二趕著馬車直奔那個山灣灣。
馬車馳騁在茶馬道上,二哥跟在楊總管的鞍前馬後,趕車技術越來越精湛。江濤盡情享受著這速度與激情,欣賞著窗子外邊的風景。
時值六月頭上,孔二哥的千畝屯田裏,役夫們揮汗如雨,正在彎腰收麥子。屯田的麥子喜獲豐收,江濤替孔二哥感到興奮。
孫師父則雙眼緊閉,江濤坐在旁邊,覺得他的腿有些抖動,趕緊問道:
“孫師父,你怎麼了?身體不舒服嗎?”
孫師父睜了睜眼,不好意思地說:
“你這二哥趕車如飛,師父膽小,嚇得都不敢睜眼!”
石小玉被逗得捧腹大笑,笑出了眼淚。江濤也在忍俊不禁,趕緊透過前邊的小窗戶向鄭二哥喊話,讓他減減速。
車子平穩行駛著,漸行漸遠,出了戈壁灘又進了山穀。不一會兒便到了著名的十八道彎。
“一道彎,兩道彎,三道灣……”
江濤在心中默默數著,想起了那年寒冬,自己第一回同鄭老伯來到這裏的情形,渾身不覺打起寒戰。
繞過了六道灣,車子往西一拐,上了半截陡坡,停了下來。
“孫師父,到地兒了!”
鄭老二將車子停得穩穩當當,招呼一聲。江濤早已跳下車子,兩個年輕人扶著孫師父下了車。
“好一個神仙居住的地方!”
江濤打量一番這個山灣灣,除了東邊是個敞開的口,其餘三麵都是大山。開口朝東,地勢高而平坦,視野十分開闊。上下壁立千仞,如同人工削出一般,正好適合開鑿山洞。
孫師父趕緊奔向山下,這邊瞧瞧,那邊挖挖,仔細查看土質。老家夥激動得差點背過氣去:
“天助我也!此處為紅土土層,土質堅硬,幹燥厚實,適合深挖大型山洞,是天設地造的磚場!”
等心情稍稍平靜了些,他才想起對鄭老二說幾句感謝的話。鄭老二反而覺得不好意思,說這算什麼,江濤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甄官署的匠人們也都表示,此處非常適合於建造磚場,開鑿磚窯。他們感到遺憾的是,那日在焦令的帶領下,跑了一整天的路,也沒能摸到這兒。
事不宜遲,孫本方少匠立即帶領大夥兒展開實地測繪。他親自指揮,甄官署的匠人們負責丈量、標記,江濤則現場繪圖。
對於營建磚窯的活兒,甄官署的匠人們早已是輕車熟路,大家配合得十分默契。
剛測量了一眼窯洞的口徑,孫師父就停了下來。他同徒弟商量道:
“為師看這土質適合開鑿至少丈二高、五十步深的超級山洞。如此一來,咱是不是可以減少鑿洞的數量呢?”
江濤想了想,說:
“師父先歇歇氣,讓徒弟給咱算一算吧!”
就在這時,石小玉指著遠處的一輛馬車說:
“師父、大師兄,你們快看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