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濤問兩位姑娘海棠這腳咋回事,榴花將姊妹二人如何被曹薩寶送到胡大人府上,後來又如何留了下來的經過性詳細細給他講了一遍。江濤這才明白胡太太哪來的胡姬送給自家。
允兒叫江濤趕緊到外麵抓點藥,江濤便匆匆去了杏林堂找皇甫先生。
皇甫先生詳細詢問了傷者情況,便抓了劉寄奴、川烏、草烏、薄荷骨等幾位草藥,安頓他回去後加酒、醋在鍋內炒熱敷於患處,並遞給他一個小葫蘆,道:
“這葫蘆裏裝的是七葉一枝花散,是用童便泡了七七四十九天後炮製而成的。主治跌打損傷,止痛散瘀效果甚佳。每日口服三次。內服外敷相結合,三日消腫,七日解疼痛,三月即可痊愈!”
江濤接過小葫蘆,說了些感激的話,從懷裏掏出幾枚銅子,皇甫先生隻是象征性地收了一枚。
回到家裏,炒好了藥材,借著昏暗的燈光,江濤親自給海棠敷了藥,安頓她按時服藥。海棠眼裏滿是感激。
海棠暫時不能下來幹活,隻能整日價坐床榻上。她很喜歡小公主江月,抱著她逗著玩,不厭其煩。榴花也是個勤快的姑娘,跑出跑進,幹這幹那,將屋子裏收拾得整整齊齊。
一轉眼已經七日了,海棠腳傷果然大好,她能下床幹活了。海棠和榴花不僅手腳麻利,而且嘴巴甜蜜。大娘慢慢地也喜歡上了這兩個胡人的姑娘,把她們當成自己的女兒。她們隻會烙胡餅,還不會煮麵餅,大娘就手把手地教她們怎麼和麵怎麼煮。
海棠榴花幫著大娘和允兒將家裏打點得井井有條,一有空兒就給小江月跳舞唱歌,允兒十分開心。
她早就把兩位胡姬當成了親妹妹。她不讓她們自稱為“奴”或將自己呼作“女主”,她喜歡他們叫自己“允兒姐姐”,就像此前鶯兒燕子她們喊著她一樣。她也將她們稱作海棠妹妹榴花妹妹。她幫她們梳頭,將頭發盤起來挽成發髻。
日子久了,江濤也漸漸地發現,這胡姬並非如人們所言是什麼狐狸精。倆姑娘除了相貌有別於漢人,操持家務端茶遞水,沒有哪樣比漢人的女孩兒差多少。
她們還能歌善舞、善解人意、溫柔可愛,偶爾還陪著允兒讀書習字,教允兒跳跳舞唱唱歌,給乏味的生活增添幾抹別樣的色彩。
他不再排斥她們,漸漸地將她們看成了家裏的成員。
一日,江濤終於問及海棠與榴花的身世:
“姑娘來我們大唐,難道不想家嗎?不知姑娘家在哪國?”
海棠一臉迷茫與傷感,榴花則直截了當說自己來自涼州。
原來她們自小就被粟特商人從西域販買過來,在涼州的樂舞教坊裏接受訓練,最重要被販賣給那些長安的達官貴人門,供他們尋歡作樂之用。說不定還會被進獻給天可汗。
江濤和允兒聽了都心生憐憫,覺得她們怪可憐的。
允兒同兩位胡姬妹妹緊緊地摟在一起,激動地說:
“海棠、榴花,還有鄭允兒,從今往後我們仨就是親姊妹,這裏就是你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