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山戎種(二)(2 / 2)

“原來一石十鬥三千錢,那麼貴!”

江濤吃了一驚,差點說出口。

“多謝大人,我替南山岔的黎民百姓向大人叩首致謝!”

說著江濤提一提麻布青袍,準備行跪拜禮。

縣令趕忙過來托住他的胳膊肘:

“剛公子,不必行此大禮呀!吾乃蘭州黎民之父母官,民生乃吾之本分。剛公子身懷絕技為本官排憂解難,該表謝意的是本官才對嘛!”

“大人英明,江濤有一事冒昧相求,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我誌同道合,但講無妨。”

“南山岔及鄉裏周邊百戶人家,去夏遭雹災,顆粒無收。百姓鍋中無米,食不果腹。縣裏下撥了賑災口糧,目前幾月暫無饑民。秋糧熟稔,勤者勉強可以接至青黃,惰者已然食不果腹,實在令人擔憂!”

見縣令默然微頷,不時皺眉,江濤接著道:

“去年秋糧歸倉之後,在下便帶領鄭老伯一家墾築梯田,仿效者不少。今春伊始,墒情難得,下種在即,在下正要到縣城兌點山戎種,不想半道被劫,兩手空空,如之奈何啊!”

“難得剛公子一片悲憫,南山蒼生有幸呐!種子之事,小事一樁。來人,帶剛公子到縣衙社倉挑選山戎種,再挑選一批駿馬,賞給剛公子。今後剛公子隨時都可以出入縣衙,麵見本官!”

“明白,大人。這邊請,剛公子!”

“在下替南山岔民眾謝縣令大人恩德,告辭!”

江濤拱手告退,跟著衙役直奔糧倉。

縣衙糧倉戒備森嚴,守卒林立,個個腰佩橫刀,威風凜凜。江濤感到殺氣騰騰,不寒而栗。

繞過巍峨的圍牆,進入院內,眼前是數十個大饅頭狀的土圓倉,分列東西。右手更加高大的糧倉,倉體攔腰嵌著鬥大的白底黑字——正倉。衙役將自己帶到了左邊的“常平倉”和“義倉”。

守卒對他們進行了安檢,查驗了他們的通行魚符,才放幾人進去。站在倉下,江濤感到自己是這般渺小。

他想,大唐盛世,名不虛傳,果真倉廩殷實。可山區百姓的日子,咋還這般清苦難熬!

“請剛公子看看這裏的山戎,做種子咋樣?”

衙役打開一麻袋,果然是滾圓滾圓的豌豆。江濤抓一把在手心裏摩挲,扔一粒到口中“嘎嘣”一咬。

“嗯,不錯,可以做種子!”

“那剛公子需要多少呢?”

“我看這一麻袋有一石重吧。幫我扛兩麻袋,足矣!”

出了糧倉,牽著來時騎的那頭棗紅色高頭大馬,馱著兩大麻袋山戎種,看看日頭將斜,江濤心想得趕快趕回去。

看著自己牽著的寶馬負重而行,步履沉重,他選擇了步行。

“裏正張有年派去的人不知都幹了些什麼,允兒是否安好?”

江濤邊走邊想,心急如焚。

苦水河灘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江濤牽著馬,憑著感覺艱難地行進在枯河岸邊。

遠遠地,他看見有人點著火把向這邊慢慢移動。

“剛公子,是你嗎?”

“噢,是老伯吧!”

“山戎種都兌來咧?”

“嗯,兌來咧。”

江濤回答著,趕忙問老伯:

“允兒呢?她好著麼?”

“唉!”

老伯歎息一聲,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