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允兒的年(一)(2 / 2)

“我的傻丫頭,真真的不懂事咧,哪有妹妹嫁給哥哥的道理?”大娘說。

“剛大哥又不是你生的,咋就不能嫁哩?”

允兒不依不饒,說得還蠻有理。

“大娘,缸裏的菘菜怕是醃透了,我們大夥嚐嚐吧。”

江濤趁機岔開了話題。

大娘撈出了一朵醃製的菘菜,全家人每人撕下一片菜葉子,都來舉箸品嚐。

“嗯,好吃咧,醃了好吃!”

“大娘,過年做豆腐嗎?”江濤問。

“豆腐?聽過,但沒做過,不知咋做哩。”

“那過幾天我就給咱做豆腐吃。”

“臘八粥,熬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隻雞;二十八,白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允兒一口氣唱完了過年的歌謠。

“既然尕妹子都說了,那就‘二十五磨豆腐’吧!”

“我也要學,剛大哥太厲害了。”允兒對江濤從頭崇拜到了腳。

允兒是個通靈的女孩,江濤每天給教的《千字文》《蒙學要訓》,她不僅能熟練背誦,而且會提出一些挺有意思的問題。

家裏沒有筆墨紙硯,他就教她拿著小棍子在雪地上寫,在院子裏畫。

“允兒整天跟著剛公子這麼瘋瘋癲癲的,我看不是個事兒咧!”

老伯對江濤教允兒讀文識字有些擔憂。

“娃兒還尕嘛,過上兩年就懂事了。”

“過了年都十三咧,還尕?人家女子這麼大老早八十都訂下婆家嘞!俗話說,男二十,女十五。這都快到嫁人的年紀了。”

“我家允兒還尕著咧,老頭子,你就別老早提這檔子事咧。”

“唉,你說得準著咧,眼下最愁人的是倆後生的事。都過了二十,還沒有成家,縣裏早已經罰口糧了。正月裏我跑一趟花兒岔娃他舅家,讓給打聽打聽村裏王麻子的女娃子。”

“人家那女娃子攢勁著咧,模樣生得俊,針線活計還在行。可咱家缺吃少喝,就這幾個破破爛爛的茅草棚,你說咋把人家女娃迎進門哩?”

“這不是沒法子麼,要不是剛公子煮出了精鹽,咱怕今兒個恐怕還餓著肚子哩!”

“噢,剛公子不是說過他是木匠嘛,你咋不問問哩?”

“對咧,我問問。”

……

“剛公子,老伯問你個事,你不是說學過木匠,能蓋房子嗎?”

“能行啊,——老伯打算蓋房子嗎?

“你咋曉得?“

“老伯,不瞞您說,這事兒我早先就想過好幾陣子咧。我們兄弟仨在一個炕上滾,擠擠也無所謂。可允兒也一天天長大了,得有一間自己的屋子。”

“你說得準哩,——老伯還有個愁腸事兒,老大都二十幾的人咧,找不哈個媳婦子,官府老追究,也忒窩囊哩!”

“實話,我都替大哥著急呢,多會有個主兒就好辦咧。開年咱收拾幾間大房子,要蓋南山岔最漂亮的,看誰還不爭著搶著給我大哥二哥給媳婦哩?”

允兒聽見了,問江濤:“剛大哥,你多會兒蓋大房子娶媳婦哩!”

江濤明白,她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