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澤依舊沒有急著回答徐離善的問題,先給佛祖上了香,虔誠地叩首。
徐離善也跟著做。
起身之後,裴澤睨了徐離善一眼,便抬腳往佛光寺後的院子走去。
佛光寺的後院開闊、幽靜,院子北側有一處英靈堂,堂內供著的是那些立功無數卻不幸戰死的將軍,為首的便是裴澤的父親。清明和大年的時候,都要在這裏舉行法會,但會在平日裏來的,便隻有裴澤,連皇帝都已經不太來了。而裴澤每次來時,佛光寺裏的小沙彌就會有意回避,給裴澤創一時清淨。
一腳踏進英靈堂,裴澤才開口低聲道:“謹言慎行,不過是個山野村夫,你慌什麼?”
裴澤倒也不是真覺得蕭言之隻是個山野村夫,隻是覺得蕭言之那人是打從心眼兒裏不想回宮,若不是硬被他追著逮了回來,這會兒怕是早就回到江南去繼續做他的生意了。裴澤也說不上來自己為何如此篤定,但就是覺得蕭言之不想進宮,不想跟他們有所牽扯,對徐離善來說也並不是威脅。
徐離善自知先前失態,撇撇嘴,道:“可是裴大哥,父皇在他的身上花了這麼多心思,他就不僅僅是個山野村夫。”
徐離善跟裴澤相差八歲,徐離善出生那年是皇帝領兵起事的第二年,那時戰事吃緊,孩子和女人就都被安置在安全的村子裏,那個時候的孩子還少,女人也少,還買不起女婢,都是裴澤幫忙照顧徐離善,之後裴澤先一步參軍上了戰場,徐離善之後就也跑去前線打仗,裴澤一路打成了先鋒,徐離善就總是領兵去支援裴澤。皇帝當了皇帝之後,徐離善成了皇子,這回就換裴澤給徐離善做支援。私下裏,徐離善還會叫裴澤一聲“裴大哥”。
“花了心思?”裴澤冷笑一聲,“若真惦記,成事那天就該派人去將他們母子接回,可卻是在三年後才提起這事兒,不過就是朝堂上有人多嘴,陛下為圖個好名聲罷了。做你該做的,他的事情你不必擔心。”
雖然不保證蕭言之入宮後內心的想法是否會有改變,但這人都到了他們眼皮子底下,還能讓他翻天了不成?
而且徐離善也不想想陛下起事第一年就納了徐離善的母親、如今的貴妃,之後更是接二連三地納妾,不然徐離善的那些弟妹是怎麼出來的?當了皇帝之後陛下將為他生兒育女的妾都封了嬪妃,卻唯獨沒提過要將大皇子母子接進宮的事情,事到如今,還提什麼夫妻感情父子親情?幸而那女人是死了,不然一個改過嫁的皇後可要讓陛下心裏麵慪死了。
徐離善點頭道:“若是如此,我便放心了。”
徐離善又關切地問了問裴澤在外奔波的這一年過得如何,兩人便一起回了寢殿。
為了表示對裴澤的重視,皇帝對義子裴澤一如對其他皇子,封為武成王後,不僅在宮外給建了王府,在宮裏也留了寢殿,忙時就住在宮裏。徐離善住在立政殿裏,裴澤就住在立政殿東的大吉殿,而立政殿的西麵就是萬春殿,三殿之間有宮牆相隔,卻也有宮門相通。
徐離善到底還是對蕭言之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於是便拉著裴澤一同去了萬春殿,說是蕭言之初進宮,他這個弟弟理應去問候一下。
另一邊,將要被問候的蕭言之早在一個時辰以前就被趙康帶進了萬春殿。
才剛從從獻春門踏入萬春殿所在,蕭言之遠遠地就瞧見一群人站在巷道中間,某扇大門的門口。
那群人也機靈,雖然是不認得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