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三天後,一場精彩對決,即將展開。
因為是選拔禦廚的比賽,所以各位候選人都是從全國各地層層選拔上來參加的,當然,京城的幾大酒樓都有參加,在皇甫高毅的安排下,白克故意敗給了雁回樓的參賽代表盧海生。
因此,代表京城參賽的,正是雁回樓的主廚盧海生。
曉青倒是可以斷定,太子應該是不知道曉青和一品樓的直接關係的,否則一定不會舉薦她作為禦廚候選人之一。
比賽正式開始,來自全國二十二個省的候選人代表,連同曉青以及宮裏有資格參加的禦膳房宦官總共三十人。
第一關是考察味覺,每人麵前有七個密封的湯盅,參賽者先將眼睛蒙起來,然後分別試吃這七種湯,試完以後,拆下蒙著眼睛的黑布,在白紙上分別寫下這七種湯分別是什麼湯。
當然,為了公平起見,每位參賽者所試吃的這七種湯都是相同的,而不同的是,湯盅擺放的順序,也就是說,參賽者即使偷看到別人的答案,也未必是正確的。
曉青身為廚王傳人,味覺也是從小得到爺爺的訓練,這場考試自然是難不住曉青的。
有宮女過來,直接蒙住了曉青的雙眼,然後會告訴她所嚐的是第幾號湯盅,接著,每一種湯都會用小的湯匙舀好,送到她嘴邊。
不一會兒功夫,曉青就已經嚐過了這七種湯,除去蒙眼的黑布,曉青下筆如有神。
交卷以後,曉青等待答案的揭曉。
揭曉答案的方式也是公正公開的,閱卷者直接走到你的桌前,一一核對。
“付曉青,七種湯分別為:鷓鴣湯、驢尾湯、烏魚湯、蛇肉湯、蝦子湯、雪耳銀杏湯、最後一種是水。”
曉青的試卷是第一個交上去的,自然也是第一個受到主考官審閱的,當被念出這第七種湯的名字竟然是“水”的時候,好幾個廚師都搖了搖頭,對曉青的答案嗤之以鼻。
“恩,付曉青,通過。”當主考官宣布曉青通過的時候,好幾個參賽者都捶胸頓足,隻是悔之已晚。
其實,這第一場測試,除了檢測廚師的味覺以外,事實上還有嗅覺,當人的眼睛被蒙起來的時候,嗅覺和聽覺都會便得敏感了起來,但是,也有人萬萬沒想到,七種湯中間竟然混合了聞起來沒有氣味,嚐起來沒有味道的“水”。
這是一個陷阱,同時也是對廚師的基本功考察,投機取巧的人是過不了關的。
可是,參賽者中也有幾人嚐出了“水”,這需要廚師有足夠的自信,和過硬的本領,盧海生就是其中之一,看來這雁回樓的主廚並不是浪得虛名。
第一關順利刷掉十九人,剩餘十一人順利進入第二關。
曉青並不知道,屏風後麵,皇帝、太子以及一眾妃嬪都安靜地聽著比賽的結果。
第二關,考驗的是刀工,擺放在曉青麵前的有三樣東西,第一樣,及其細嫩的豆腐一塊;第二樣,大白蘿卜一個;第三樣一整條魚。
切豆腐,考察的是豆腐絲的細;切蘿卜,考察的是蘿卜片的薄;至於最後這一整條魚,考察的是參賽者的穩,即能不能在不破壞魚肉的同時,將魚骨完整的取出。
曉青感歎,這選拔禦廚的試題果然刁鑽,看來這個出題者的確不簡單。
限時一炷香時間,隨著一聲鑼響,比賽正式開始。
曉青剛提起菜刀,卻見到一旁的雁回樓主廚盧海生,已經下刀如神了。
而他使用的獨門秘技,竟然就是廚王家族世代相傳的斬風刀法。
這個盧海生,究竟是什麼人?
曉青雖然從爺爺那裏看過這種刀法,不過爺爺卻不讓她學,說是女孩子不適宜練習斬風刀法。
突然有種強烈的預感,總覺得這個盧海生和白典有著莫大的關聯,可是,應該怎麼去找尋答案呢?
一炷香的時間有限,曉青迅速準備好材料,先從蘿卜片開始下手,然後是豆腐絲,最後才是最難的剖魚骨。
對於曉青來說,小時候就已經經常練習各種各樣的刀工、雕花,所以一切對於她來說並不難,但是,要如何用最快的速度,並且在眾多廚師當中脫穎而出,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況且順利進入第二關的幾個廚師,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一炷香燃盡,曉青剛好將整條魚骨完整的剖了出來,魚骨從魚的體內被抽出來的一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