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青也是到了現場才發現,二十個名廚裏,竟有不少熟人,首先齊州聚豐樓的錢弘跟彙泉閣的馮繼都在,最可笑,還有富春居的高炳義,冀州順福樓的掌灶大廚周明德,甚至,蘇州鬆月樓的廚子也來了,還有幾位瞧著臉熟兒,卻忘了名字的。
見了曉青,一個個都過來打招呼,甚為恭敬,弄得整個比試現場,跟老朋友聚會似的熱鬧非常。
嶽錦堂,禮部尚書郭子善,承恩公王庚,跟一眾拿準了兩不相幫的官員,進來的時候,就看到這樣一副分外熱絡和諧的場麵,都有些愕然。
倒是嶽錦堂,瞧清楚這二十位名廚的德行,忍不住搖著手裏的灑金扇嗬嗬樂了起來。
郭子善跟王庚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王庚咳嗽了一聲:“郡王殿下因何發笑?”
嶽錦堂自然不會點破,抬手一指四周看熱鬧的人群:“本王是高興,瞧瞧這些來看熱鬧的百姓,就知我大燕的盛世到了,一個廚藝比賽都能有這麼多人來,怎能不讓本王高興。”
眾人紛紛附和:“是啊,是啊,我大燕明君臨朝,盛世太平,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王庚卻哼了一聲:“老夫瞧郡王殿下這笑怕是另有它意吧。”
嶽錦堂挑挑眉:“承恩公這般說,莫非覺得,如今我大燕並非盛世不成。”
王庚被他一句話噎住,半天才道:“郡王殿下還是別高興的太早,勝負如何還難料呢。”一甩袖子率先進了評委席。
嶽錦堂也不以為意,這老家夥本來就是來攪合的,自然沒什麼好話,不過,今兒這意思,可有樂子瞧了,他倒真想看看,這些所謂的天下名廚,有幾個敢跟曉青這丫頭比試的。
禮部尚書郭子善,這會兒也瞧出不對來了,這幾個的熱絡勁兒,哪是對手啊,分明就是朋友,彼此說說笑笑,甚為融洽不說,且對當中那個小丫頭,舉手投足間頗有敬重之意,這倒真讓人想不透了。
郭子善這人為官清廉,也不好掃聽事兒,皇上交給他們什麼差事,就隻一門心思辦妥當。
就知道這天下名廚是皇上下旨邀的,除了百年老字號的就是頂尖館子裏的掌灶大廚,相比之下,反倒是曉青很是陌生。
仿佛忽然就蹦出這麼個丫頭來,以前禦廚鄭春陽的嫡傳弟子之名,入京參加廚藝大比。
衝著鄭老爺子的名頭,郭子善先頭還真有些好奇,這一瞧卻太過意外,雖說知道是個年紀不大的丫頭,可也沒想這麼小啊。
忍不住跟旁邊的嶽錦堂道:“郡王殿下,這位就是鄭老爺子的親傳弟子?這年紀是不是太小了點兒。”
對於這種質疑,嶽錦堂早都習慣了,自己當初第一次見這丫頭的時候,比郭子善還不適應呢,等他見識了這丫頭的廚藝,就會知道年紀大小跟廚藝高低完全沒有關係……
嶽錦堂笑了一聲:“郭大人莫非忘了有句話叫有誌不在年高啊。”
郭子善微微皺了皺眉,心說,即便如此,這廚子可是個功夫,再有天分,想成為名廚,沒有十幾年功夫也絕無可能,可這丫頭才多大。
況且,瞧著弱不禁風的樣兒,哪像個廚子啊,心裏正納悶呢,卻忽瞧見自己府裏的私廚顧永成,竟也過去跟那個小丫頭打招呼,舉手投足頗為恭敬,更覺奇怪。
雖說不大了解廚行裏頭的事兒,對於六年前那場禦廚大比,還是記憶猶新的,自然也知道鄭春陽跟韓子章之間的恩怨。
顧永成怎麼說也是韓子章的徒弟,按理說,跟鄭春陽的徒弟該勢同水火才是,怎麼瞧著顧永成跟這丫頭頗為和睦呢。
正訝異間,忽見韓子章走了進來,後頭跟著不少弟子,前呼後擁氣勢頗大。
曉青還是頭一次見韓子章,見是個五十上下的漢子,個子不高,有些肥胖,兩條小短腿,肚子圓滾滾,可見吃的好,一肚子肥油,白麵皮,三角眼,蒜頭鼻,走起路來左搖右晃活像個王八,頗有幾分滑稽。
曉青真沒想到韓子章是這麼個德行,差點兒沒笑出來,卻在看到韓子章身後的人,微微眯了眯眼。
韓子章一行人仰頭挺胸的走了過來,經過曉青跟前的時候,卻站下了,曉青毫不懷疑他能認出自己,畢竟,這裏就自己一個女的,而且,即便自己跟韓子章並未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