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著實難得一見(1 / 2)

不禁暗暗歎息,果然,廚子這一行古今都是陽盛陰衰。

現代還好,那些西餐有許多女孩兒願意學,做中餐的女廚子真是鳳毛麟角,到大廚的級別,就更少了。

不過,自己這頭一次來蘇州,就有這麼多同行歡迎自己,心裏也著實感動,對著岸上一拱手:“晚輩初到江南,便勞諸位前輩相迎,實在受不起,這兒給前輩們見個禮,就當是晚輩的謝意了。”說著整了整衣裳,福身一禮。

廚行曆來地位不高,便是宮裏的禦廚又如何,說到底,不就是伺候人的嗎,更何況,下頭的廚子,就是比要飯的強些,能混口飽飯,肚子裏多點油水罷了,除此之外,誰看得起廚子啊。

便是廚行裏都一樣,但能熬成掌灶大廚的,對下頭這些廚子瞄都不瞄一眼,何曾見過曉青這般親和的大廚,先不管別的,就衝人家這一禮,這一趟就沒來錯,再想想人家在齊州府的名聲,這廚藝能差的了嗎。

曉青這一禮,就博得了江南廚行的好感,後來更被傳為佳話,說安大廚如何如何謙遜有禮,如何如何貌美如仙等等,加上後來大戰王品榮,簡直比話本還精彩。

可這會兒卻有忐忑的,以崔福為首的十幾個老字號的東家,見過曉青之後,對這年紀輕輕,漂亮過分的小美人,心裏可嘀咕上了,就這麼個小丫頭,即便是鄭老爺子的徒弟,手藝不差,能贏得過王品榮嗎?

瞧那兩隻細嫩的小胳膊,能端的起鍋來嗎那一根根青蔥玉指,彈個琴繡個花兒倒是成,可這做菜跟彈琴繡花可不一樣。

幾位東家你看我我看你,對了對眼神,有了主意,不管怎麼著,先得試試這位的手藝再說,悄悄跟崔福說了句什麼。

這時候嶽錦堂搖著紙扇才跟梅大一前一後下了船,剛才刻意落在後頭,就是為了讓江南的廚行先見見曉青。

嶽錦堂這人極識趣,雖說自己是郡王之尊,可這檔子事兒是人廚行裏的事兒,自己之所以過來,就是坐鎮,保證比試公平公正的。

韓子章的手段他可是知道,什麼陰招兒都使的出來,這個王品榮既是他師弟,能是什麼好鳥,加上後頭有江南總督跟寧王撐腰,鬆月樓這邊兒要是不出來個鎮得住場子的,怕這丫頭廚藝再高,也難免步她師傅當年的後塵。

說白了,今兒這風頭就是這丫頭的,誰也搶不去,不過,這風頭可不好出,沒人這份手藝,想出風頭做夢去吧,廚行這些人可不是傻子。

一見嶽錦堂下來,眾人見禮畢,崔福上前道:“鬆月樓已備下上席,給王爺跟曉青姑娘接風,還請王爺跟姑娘莫要推辭。”

嶽錦堂搖了搖扇子:“你鬆月樓的菜在江南也算數一數二的了,本王每次來蘇州都得吃上幾回,可如今,本王說句實話,你心裏別惱,吃過安大廚的菜,你鬆月樓的南菜,可難入本王這張嘴了。”

曉青不禁白了他一眼,合著這家夥還吃上癮了。

崔福目光劃過曉青:“正是知道王爺好美食兒,今兒趕巧,魚人打了一條重達十斤的鱸魚,一早就送到了鬆月樓來。”

嶽錦堂倒是來了興致:“這麼大的鱸魚倒也極少見,清蒸可惜了,若做成魚膾,本王今兒可有口福了,隻這魚膾最看刀工,若曉青姑娘能親自操刀,必不負這般天賜的好食材。”

從崔福一提十斤重的鱸魚,曉青自然知道這些東家的心思,想考考自己的手藝,便也順著嶽錦堂道:“若王爺不嫌在下廚藝粗陋,曉青便做一道金齏玉鱠,請王爺跟各位前輩品鑒一二……”

金齏玉鱠?在場的幾位東家不約而同看向曉青,一個個臉上皆愕然不已,半晌兒崔福才顫巍巍的道:“姑娘當真要做這金齏玉鱠?”

曉青點點頭:“正如郡王殿下所言,這十斤的鱸魚若用別的法子燒製,卻可惜了,如今正是鱸魚肥美之時,肉質鮮美,過度燒製反而不美,隻有做成魚膾方得真味。”

幾位東家自然同意曉青的話,隻不過她要做的可是金齏玉鱠啊?

嶽錦堂見這些人的反應,心裏不解,挑挑眉:“怎麼?這金齏玉鱠有什麼不妥嗎?”

崔福:“敢問王爺可曾吃過這道菜?”

嶽錦堂愣了愣:“你這麼一說,還真是,本王竟沒吃過這道菜,隻在書中瞧過,說如何味美。”說著不禁頗為不滿,指著他們:“你說你們,這麼好的東西,怎麼沒人給本王上一道嚐嚐,合著,竟拿亂七八糟的糊弄本王了。”